和谐社会需要机会责任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 |||||||||
和谐社会十人谈(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 研究院研究员 丁元竹 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研究和把握。 在实践上,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们应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除体制性障碍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矛盾以外,就经济社会本身来说,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长期积累、各方面相互制约的矛盾,如失业下岗、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弱势群体和不利群体规模扩大、城乡差别等;一类是在新时期发展中由于新因素的引入而出现的新矛盾,如全球化下的金融风险问题、文化冲突、恐怖主义威胁问题等。从现在的态势看,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将加速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的敏感阶段,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多发期,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对于化解各种矛盾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预见,只要政策措施得力,构建和谐社会将会使我国顺利渡过矛盾多发期,使经济社会逐步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并向预定的现代化目标推进。 从理论上看,和谐社会概念提出以后,特别是经过胡锦涛总书记在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阐述,我认为这个思想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所理解的实践意义。和谐社会思想还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和谐社会”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和重大发展。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与以往比较,和谐社会更具有人文内涵,体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的统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的和谐社会的内涵已经不仅仅是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解决,而是包含了构建社会和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构建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己价值体系的民族会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在战略意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软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自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领袖和社会精英为人类在21世纪建设一个美好社会已经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所以,我们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我国发展政策价值取向,可以相信,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软实力必将得到大大提高,必将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取得世界的认同,也需要通过发展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形成对的世界吸引力。 和谐社会需要的要素:机会 责任 社会组织 目前人们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探索已经很多,但大多都围绕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和谐社会。在这里,我想换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说中国有多么大的问题,我们也不谈失业下岗、收入差距、地区差别、三农问题、矿难等问题。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和谐社会到底需要哪些要素?在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上,我不主张搞指标,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一搞指标有些地区、部门就会忙于达标,甚至造假。当然,没人能精确地定义一个和谐社会,但基本的社会公平,鱼水交融的社会组织环境和信任、热情、正义、道德、勇气,负责任的心态应当会使人们都感到愉快。 关于和谐社会的要素,我想有这么几个。 一是机会。确切地说,作为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所有居民增加收入的环境,通过确保所有居民都有机会来抓住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开辟一条通向全面发展的道路。政府的职责是:给人们提供机会,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加强属于社会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一个和谐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的成员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分享的机会,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去参与社会发展,参与经济发展。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历史、家庭、文化、个人背景不一样,参与的能力、参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政府来讲,从社会来讲,应该提供一个比较公正的,但不是绝对公正的机会,让大家去参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另外,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的思想的丰富、道德的纯洁和体格的完美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发展成了社会“自身的目的”,“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所以,我想一个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它应该去创造各种机会让社会成员充分发展,分享发展成果。 二是责任,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责任感,自由市场就会盛行欺骗消费者行为,不断发生内部黑幕交易,虐待员工等现象;如果没有责任感,社会精英只会创造出狭隘的理论,而不能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服务;如果没有责任感,个人的发展就会变成自私自利。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没有责任感的社会,其凝聚力就会大大被削弱,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的基本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之一。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的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当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我国的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问题建设。 眼下,一些从事政策研究的人在竭力寻找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和深刻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形成是由于缺乏责任感产生的:由于缺乏责任感,煤矿负责人可以置矿工生命安全不顾,在重大险情已经显现的情况下,依然强迫员工继续下矿采煤;由于缺乏责任感,在矿井发生事故前后,安全管理人员在玩牌娱乐,致使危机发生时不能立即启动应急管理系统;由于缺乏责任感,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极力压低雇员工资,置员工生活和健康状况而不顾,以致造成劳资之间的强烈对立,甚至是敌对,从而造成社会的巨大鸿沟和严重社会不稳定。 责任不仅仅是政府的,也是全社会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更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和谐社会应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教育,积极倡导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这对整个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提升意义重大。和谐社会要求推进政府的问责和善治,政府责任感的提高有益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责任意识。政府、政府官员、非营利部门以及非营利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应当对公众和利益相关者负责。 三是社会组织。如果讲社会是和谐的,社会的组织不发育,我认为这个和谐很难的。因为很多的东西不是靠政府做的,比如社会服务不能完全靠政府提供的,政府要通过社会组织来完成一些公共职能,像美国有那么大的政府,美国很多的社会责任还是要由非营利部门来承担,所以从服务的角度讲,我们要完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发育不仅仅有利于延伸政府的服务,还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权利。制约各种不法行为。所以说,社会组织的完善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必须的。 当前建设健康和谐社会需要面对的三个任务 一是推动社会公平。2004年,人们就效率与公平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和思路,2005年,这个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要提出一个能够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相适应的思路,这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还没有跳出原有的发展思路,客观上依然强调增长第一,与我们正在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相悖的。我们可以考虑换一个提法,把公平作为发展目标,公平和公正问题能不能成为发展的尺度?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正与公平目标的所有障碍。这样对于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推动作用。 二是完善社会组织。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组织健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加强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政府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规和法律,保证非营利部门在法律框架内运作。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在社会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非营利部门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为非营利部门和组织创造环境,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社会管理部门要逐步从兴办事业的角色中退出来,专心承担社会事业行业管理的角色,把兴办社会事业的责任转移给社会。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的调适,涉及一种大的管理思路的调整,即让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采用税收政策,支持非营利部门、志愿者组织活动,通过发展一些低税与无税的部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给弱势群体以关怀,并在此过程中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社会组织的发展对社会矛盾的调适,涉及政府职能的改善,减轻政府的压力。如何使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本身就是在建立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模式,它有助于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 三是积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我把它理解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责任,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诚信等。社会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当前,社会不和谐的种种弊病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对丑陋事物的无原则宽容,庸俗的实用主义、物欲主义横流、不相信任何超越性的情感,欺骗与腐败获得了默认的合法性,对贫困和不平等的漠视等。这样的社会最终是不可持续的。集聚社会资本将是我国长期发展面临的最为艰难的挑战。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状况,有人概括为道德滑坡,世风日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却走向滑坡。“一切向钱看”的极端正在促使一部分人逐利、失去信仰、理念、意识形态的支撑,缺乏社会责任感,精神世界空虚。社会资本可能是时下我国国民最缺乏的道德资源,这似乎成为许多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社会缺乏信仰、公民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等等,所有这些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将逐步凸现出来,并且会影响到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刻地认识,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