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年加快政府转型是重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9:00 新京报 | |||||||||
刘黄/文 政府转型应作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政府转型也是推进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刻不容缓 近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尚全发表谈话指出: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全面推进,整体推进阶段;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必须综合配套,突出重点。 高尚全说,2005年,我们的改革仍然处在攻坚阶段,其重要特点是:一是深化改革涉及面更加广泛、深入;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与非经济领域的改革交叉进行。这些使中国改革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明显增加,改革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可能要超过任何一个时期。 高尚全认为,2005年是我国的改革之年,这已经成为高层及学界的共识。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正像温家宝同志《政府工作报告》所说,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其中既包括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以及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等等,同时又要看到,改革已经开始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更深、更广阔的方面,涉及到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等等,进入全面、整体推进阶段。 高尚全认为,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它领域的制约。26年改革的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我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才使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我国政府本身还担负着谋划和协调改革全局的重任,对改革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 高尚全回顾,从26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看,每一段历史时期中,我们的改革都有一个重点:在1984年以前,改革的重心在农村;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十五”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提出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和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十一五”时期至关重要。高尚全说,由此看来,改革必须抓住重点。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改革就比较容易推进。高尚全认为,今年改革的重点在于政府改革,政府转型将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高尚全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这就要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而目前这两个市场都是政府高度干预的市场。金融业改革的重点是银行改制,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大比例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除了内控机制不到位、监管不力、政府越权干预银行运作以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体制因素: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证券市场长期疲软、债券尤其是公司债市场非常小,市政债券市场根本没有,使许多原本应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风险相对较高的项目不得不转而通过银行借贷解决资金需求,并经常通过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还有,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稀缺的国家之一,但是在行政干预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此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有一些缺陷,没有政府职能转换很难得到解决。另外,电信、铁路、电力等基础产业,要开放市场,打破垄断,都需要和政府改革配套进行。关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也要以政府转型为前提,政府只有从直接投资建设中退出来,财政资金才能够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 在政府进行的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有几组数字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政府的投资冲动,2004年1至2月,地方政府投资同比增长64%。第二,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形成大部分与政府的行为有关,银行本身问题大约占20%。第三,5个部委派出的土地调查组,查出的10万起土地违规事件,其中大部分背后都有政府的背景,因为土地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因此,“十一五时期,金融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治理改革等,都是改革面临的课题,都与政府转型密切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十一五期间应把政府治理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改革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环节,或者说是重点。要从政府治理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人民权利的维护者。 高尚全特别提出,从我国整个改革的大局看,各项改革的配套性和关联性在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本身要顺利推进,还需要启动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认真分析金融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原因,都和政府改革不到位分不开。在GDP政绩观的推动下,政府主导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扭曲了市场价格,很容易形成新一轮重复建设,形成新一轮银行呆账和坏账,形成新一轮的环境资源破坏。也正是因为各级政府主导了投资的大方向和投资增长的速度,间接手段的宏观调控很难发挥作用,不得已采取了行政手段来遏止过快的投资增长。还应该看到的是,当前政府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与地方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切实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最迫切、最现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政府转型。 从社会体制看,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时期。在过去的改革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经济发展,出现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制约了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近年来我们提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传统的公民“义务本位”正在向“权利本位”转变,政府的“权力本位”和“官本位”也必须向“责任本位”和“服务本位”转变。从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看,如何防止各种矛盾的积累和激化,如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成为关键问题。政府迫切需要改变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树立公平和效率并重的理念,为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高尚全说,改革到今天,非经济因素制约改革进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事实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迫切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个概念,可以这样说,政府转型应当成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中心和重点。 高尚全说,从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来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和民主的政府。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应对经济社会矛盾和公共事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各个层面的改革都已具备前提,同时各项改革也往往交融在一起。因此,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机制。 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解决深层次的矛盾要靠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靠改革,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也要靠改革,但高尚全说,现在的问题是缺少一个权威的改革协调机构和机制。实践经验表示,靠部门自我改革缺乏动力、缺乏协调机制。因为改革本身是要调整部门的既得利益,叫垄断部门自己改革,它不会有积极性,甚至可能借机会强化部门利益。所以有必要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其指导思想有三:把改革作为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把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把改革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