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慈善提升慈善品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7:3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福建商人黄先生,热心于慈善事业,长期以来在重庆资助了120余名贫困学生,但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做法,即从不和那些受捐助者见面,也不和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被人们称为“隐形慈善家”。(《重庆日报》3月15日) 笔者认为,黄先生的做法值得称道,不仅丰富了慈善捐助的精神内涵,而且有助于深化和提升整个社会的慈善品质。
不和受捐助者“做任何形式的交流”,表面上似乎有些生硬、不近人情,也不符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慈善伦理,但正如黄先生所说的,如果捐助者的个人形象过于突出,资助-受资助之间的“施受”关系被强化,无疑多少会在人格、心智都尚未发育成型的学生中造成阴影,不利于他们健康独立地成长。毕竟,慈善捐助的意义不仅在物质层面的救援,精神层面的体谅、尊重更是其应有的深层价值内涵,也就是说,让人生存下去并不是慈善的全部目的,除此之外,还需让人活得体面、尊严,这样的慈善胸怀、境界才是真正宽宏、博大,更富于人道情怀的。 站在整个社会慈善交往关系的角度看,淡化捐助人和受捐者之间的具体情感交往,也有利于将“慈善”活动从一种个别的、特殊状态下的人际行为,扩展为普适、常态的社会行为,使慈善捐助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理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先生的不与受捐者交流的做法,价值绝不仅是寻常的“做好事不留名”,而体现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慈善品质和觉悟。从根本上说,慈善事业是一种社会事业,帮助那些暂时处境不幸的成员摆脱困境,不是少数乐善好施者的个人冲动,而是一个文明、和谐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使命。□张贵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