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在监督之外更须限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09:00 新京报 | |||||||||
昨天上午,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首发公司原董事长毕玉玺因受贿、私分国有资产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毕玉玺的罪行是:利用职权,采取直接干预项目招投标工作、为他人晋升职务提供便利等方式,收受贿赂共计价值人民币1004万余元,私分国有资产300万元。 毕玉玺的“受贿千万”以及“死缓”判决似乎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在交通行业早
对交通系统何以曾经腐败现象严重,已经有太多的文章总结了教训。就连毕玉玺本人,也在他的“忏悔书” 中谈到了自己犯罪的原因,除了“长期不认真学习”、“唯我独行的工作作风”、“个人利益占了上风”、“利欲熏心的赌徒心理”外,还有一条是“长期不能接受监督,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监督缺失”是我们谈到腐败现象产生原因时常常见到的话语。监督缺失的确会让腐败者肆无忌惮、贪欲膨胀,所以加强监督也是防止腐败的应有之义。但是,一个问题是,我们有那么多的监督机构和人员,为什么腐败现象还能在监督之下产生? 当然其中一定有某些监督机构工作不力的情况,但是,同时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权力都能够被监督到,再严密的监督也可能在绝对权力面前败下阵来。 北京五环路作为北京第一条环城高速公路,投资136.4亿元。对这样大的投资项目,毕玉玺可以直接干预项目招投标工作,对“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权力,即使是有个人整天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监督,也未必能一定监督好,再说,8小时以外呢,总不能24小时有人监督他吧?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要“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这里的“源头”,除了对权力运行的初期就进行监督,还要重点做的是对权力的制约,对扩张的权力进行限制,各种权力之间实现制衡,不让绝对权力出现。 公民个人的言行之所以不需要监督,因为他没有权力。权力越小,权力的含“金” 量就越小,越容易被监督;权力越大,监督的难度越大。权力的清廉,一方面取决于监督体制的完善和监督者的敬业精神,一方面更需要对权力本身进行限制,监督毕竟是一种外部遏制力量,而更应该注重的是权力本身。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能一开始就建立一种机制防止权力的“绝对化”,其社会成本远比权力运行之后实施监督要低得多。 今年1月,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交通部长张春贤表示,对于交通行业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交通部的态度非常明确,“除了严惩还是严惩,除了总结教训还是总结教训”。他认为,要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要环节,即招投标、设计变更、材料供应和资金拨付等。这几个环节的确是最容易腐败的环节,如果交通单位的官员在这些环节拥有可任意支配的权力,那么,面对每年数千亿的交通投资,仅仅靠监督来杜绝腐败现象很难。 反腐败需要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并举。监督不是万能的,把权力的运行完全建立在监督的基础之上,是不可靠的。而对权力进行制约则是防止腐败的“源头”。毕玉玺案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