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搬迁与适宜生存地由乡村转城市之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10:48 红网 | |||||||||
关于首钢搬迁的话题总是在反反复复中躲躲闪闪。直到今年初才被公开确认。北京一家报纸称北京最大的工业污染源首钢所在的石景山区空气质量去年在全市排在倒数之列。环保专家分析,首钢的搬迁决定着石景山区空气质量的根本改善,甚至还和北京大气治理息息相关。( 2005年3月《瞭望东方周刊 》) 首钢搬迁的话题为何在反反复复中躲躲闪闪?除了利益之争(搬迁到唐山却还在北京
其实首钢搬迁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企业将陆续搬迁出城市。事实上,从九十年代后期,城市人的环保意识就开始觉醒并强化,各个城市都在整体性地把工厂迁出中心区,尤其是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噪音污染严重的工厂迁出。迁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郊区甚至其他落后地区。有的甚至是城市禁止生产的毒性企业,却迁到了落后的山区继续生产。近年来,中国各个城市中心地带的大气、水、噪音污染都已大大减轻。但另一方面,城镇、农村的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山东龙口黄水河边上的黄河营村群众曾说:黄水河当年是一条泱泱大河,河水可以游泳、洗衣甚至洗菜。自从上游的化工厂、电镀厂等企业向河里排污以来,河水变得发红发臭,再也没有人敢下河了。污水不但脏还有毒,牛掉进污水池里,皮都浸烂。安徽省阜阳市七里长河附近的村民杨建波和他的侄子杨新亮正在农田里忙活,突然一头栽倒,人事不省。闻讯过来抢救他们的鹿光艺等人也相继晕倒在河边,并有6人就此亡故。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至死都不知是什么害了他们。后来查清的原因是:大量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到附近的一条沟中,再遇高温天气,产生有毒气体,从而导致了这一恶果。沈阳于洪区由于浑河污染严重,公相屯等3个屯附近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井里打出的水颜色深暗,像酱油一般。公相屯老百姓长年吃这样的水,先后有十多位村民死于癌症。年轻人被恐惧驱赶,纷纷离开家园,公相屯只剩下了老人,成了远近闻名的“老人村”……其实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如今在农村很难找到一块净土、一方净水。那些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乡村,却已变成了土臭水黑、垃圾遍地。而与此同时,在城市,许多昔日的工厂变成了大片的绿地或高档的住宅小区。适宜生存之地正全面地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需要适宜生存的好环境,农村同样也需要,污染的企业仅仅是迁出大城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瞭望东方周刊 》只是说了环境这个方面,其实适宜生存地由乡村转向城市的还有教育等多方面的情况。去年我回了一趟老家,一位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同学这样对我说,过去能考起重点大学的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近几年来却是越来越少,今后的农村孩子不进城读书就可能与重点大学无缘,他的话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当今之现实。他说村里稍富裕的家庭都把孩子送进城里读小学。在乡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不说,关键是好的老师都跑进了城,而留在乡村的老师常常拿不到工资,连生活都成问题,还能有心教书?今年初,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阶层差距在近年来愈发凸显,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而这种教育上的差距,已经造成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在下降。适宜读书地也从农村转向了城市。 造成适宜生存地由乡村转向城市,不是仅仅是资源分配不公的结果,而是规则的不公。中国是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几个城市不在农村的包围之中?如果农村不适宜生存,环境恶化,还能 为都市树起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