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平
据《东方早报》报道,刘翔的事迹首次被收入上海市小学教材,创造了上海市教材快速引进最新时文的纪录。这篇题为《跨越新纪录》的新闻特写,用900字篇幅,讲述了刘翔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并且还附上了刘翔“精彩一跨”的大幅照片。“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课文以这样饱含感情的文字,来向上海的小学生们介绍公
众心目中的明星刘翔。明星进教材,使得社会对榜样人物的认知标准产生了震荡。
我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英雄榜样人物。从戚继光、林则徐,到雷锋、焦裕禄,人们对英雄、榜样的判定标准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习惯于“乱世出英雄”,盖棺论功过。活着的英雄榜样寥寥无几。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施以“谥号”嘉许的习惯,评判英雄人物须盖棺定论,似乎已经内化为一种文化心理。
当我们渐渐远离那些动荡和战争岁月,进入安宁平和的和平时期,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已使得一些传统的英雄榜样形象面临着尴尬。环境的改变,感情认同的疏离,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榜样人物的认同越来越淡漠,转而对歌星、影星顶礼膜拜,这给了社会一个提醒:我们对榜样认知的价值观念需要刷新。
人需要榜样力量的引领和熏陶,不同的榜样给人以不同的精神力量。过去我们在宣传典型人物时,习惯于将其“神化”,把他们塑造成顶天立地、巍然耸立的大无畏形象,使之成为一种完美道德的化身。高大是高大了,但是高耸入云,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让人觉得距离遥远,无从感触,更难以接受“感化”。黄继光、刘胡兰、邱少云等英雄榜样,固然可歌可泣可敬可爱,但作为全社会的行为典范,其“可学性”却不强。时间长了,人们在心理接受上会出现“审美疲劳”,并渐渐地产生隔阂、抵触,最终出现“学一套、做一套”的道德人格分离的现象。
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原先榜样人物塑造模式的弊端,把榜样从“神龛”上请下来,还以血肉丰满的形象,并且注意到社会不同阶层的认同需要。刘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雅典奥运会上,他成了一面奔跑的旗帜,将崛起的中国形象深深地烙刻在世界的视野。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给刘翔的颁奖词中这样说道:“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年轻人需要一个洋溢着蓬勃向上朝气的榜样,刘翔符合了这样的期待。将其树立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典范,既贴近现实,又亲切可感,更有感召力。
榜样人物就像一根精神标杆,将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不断提升,给予一代代人拼搏进取的动力。虽然这是一个文化价值日趋多元的时代,但是总有一种力量能打动我们,那是一种深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抗拒平庸,励志进取的永不过时的力量源泉。
希望有更多像刘翔一样的人性化的榜样人物涌现,既照亮公众的视野,更给年青一代以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