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中国现代化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覆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08:45 新京报

  “苏丹红一号”无疑是今年中国食品安全的一号关键词。3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紧急宣布,有关部门从广州生产的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一号”在中国的出现,再次让中国人想起了2004年甚至更早一段时间的食品安全梦魇。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包括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劳动纠纷、矿业安全、社会心理健康等多种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病”已经逐渐走近中国社会。

  无可否认,现代化过程具有相似性,在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问题。例如美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也曾经遭遇到资源的大规模无限度开采、劳动者失去基本权利、社会公众职业压力增大导致社会分化加剧等类似的问题。这让我们担忧,今天的“苏丹红一号”,抑或煤矿安全、环境污染等现代工业化带来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的痛楚?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是也要付出这些沉重的代价?

  这些痛苦足以让我们担忧。因为一方面,诸多现代化研究都表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呈现加速趋势。以往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现代化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可能大大缩短。如果我们忽视这些现代化陷阱,那么百年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有可能集中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中上演,那么将会给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沉重负担。这些高昂的代价将会导致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尖锐化,制约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甚至出现历史倒退。

  另一方面,旧的现代化思维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发展,而其弊端十分明显。这就是为了现代化目的而忽视过程正确性的思想方法。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应当警惕,在实现生命能源向非再生资源占绝对优势的社会转变中,如何有计划的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我们在实现职业分工高度精细化的现代化社会中,如何保护不同领域的劳动者的基本利益;我们在实现食品等社会产品生产从粗放型向高度集约化的转变过程中,如何防止工业化有害物质侵袭人民的肌体健康。

  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从简单的追求目的的现代化,转向现代化过程的和谐与统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曾对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进行集合式的表述,他说:“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这意味着,即便我们从GDP指标上达到了现代化社会的标准,我们仍然需要反思,这个社会是否处在一种良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是否真正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现代化社会无疑是中国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梦想,在进入21世纪的飞速发展之后,中国人开始享受现代化目标实现带给我们的精彩生活。我们希望现代化过程没有宿命般的痛苦,因为中国人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中,已经承受了太多辛酸和血泪。我们也相信尽管现代化有不可避免的同质性,但是这种同质性是对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而不是对于沉重过程的高代价重复。毕竟在不同历史文化中走出来的民族,有足够的智慧选择更加科学的道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苏丹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