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行业专题--教育培训业 > 正文
 

除了教育不公平 中小学生择校到底择出了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15:17 红网

  在城市,学生的家庭背景“强烈”地影响着学生能否进入重点中学。教育部将从今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实行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的“三限”政策,规范高中招收“择校生”行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教育部的新举措,多少令为子女教育发愁的家长看到了一线希望。

  看来,教育部仅仅是注意到了高中生择校问题。事实上,一些孩子早就从进幼儿园起
,就迈开了“择”的沉重脚步,择幼儿园、择小学、择初中、择高中,现在择大学已露出端倪。不知这样一路“择”下去,家长的49万培育费还够不够?还有多少关系可动用?如今,择校一词已令家长听之恐惧。那么,中小生择校到底择出了些什么?

  它择出了教育资源失衡。现在大中小城市都有重点校、普通校、薄弱校,重点校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各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造成了一系列教育不公平现象。重点校要资金有资金,要设备有设备,要师资有师资,要人才有人才,炙手可热,而薄弱校只能望尘莫及。据报道,全国100个富县和100个穷县相比较,2001年财政收入相差17.4倍。这种情况下,分属于富县和穷县的的中小学,其公用经费相差十分悬殊。小学生公用经费,最高的省市同最低的省市相差50倍,初中公用经费最高相差92倍。调查显示,越来越多家庭背景好的孩子集中在重点校。重点校制度人为地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正成为凝固和扩大阶层差距的重要因素。

  择出了家长债台高筑。只要家长肯掏钱,学生就进好校园,这已是不成文的规矩。“择校费,择校费,含着家长多少泪。”这首民谣道出了家长们内心酸楚。据某单位对员工欠债原因调查显示,63%是因为子女教育。面对社会就业的沉重压力,为了孩子今后的生存发展,许多家长宁可自己紧巴一些,甚至不惜债台高筑,也要花钱为孩子“买”更好的教育。仅以笔者女儿就读的某高校附属中学为例,根据入学考试分数情况,“择校费”从2.4到20万不等,即使这样,仍有些家长持币无法让子女进入,副省长的亲笔“条子”都不好使。

  择出了社会坏风气。首先是盲目攀比。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攀比,无疑加重了贫困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其次是滋生腐败。上好学校一靠权二靠钱,已人人心知肚明。一些有权有势的家长,往往以捐资助教名义,用公款为子女“买”入学通知书。至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已被媒体披露的就不胜枚举。再次是败坏社会风气。重点校制度助长了人们嫌贫爱富、图幕虚荣等庸俗社会心理,一些家长甚至上演为了子女前途,丢了自己前程的人生悲剧。

  择出了社会潜在危机。从表面上看,重点校制度导致了城乡差距、性别差距、学校差距、阶层差距的出现,但在深层次上却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好会直接引起社会动荡,这才是最大的危险。

  教育不公,老百姓呼唤公平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不公已凸显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当务之仇、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限制”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要真正落实,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为重点校招生降温。努力营造同等机会、同样优质、一视同仁的教育环境。最关键的还是政府要加大建设投入,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解决基础建设欠账太多的问题,为普通校和薄弱校提供均衡的发展机遇。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