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是谁让孩子的阅读如此乏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0:03 中国青年报

  建坤

  为了解决孩子的名著阅读问题,如今“阅读专家”们开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处方”。一种是所谓“快读”、“速读”、“导读”,另一种则是所谓的“快乐阅读”、“轻松阅读”。“用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和“轻轻松松读名著”是“阅读专家”们开出“处方”的用意所在。他们以为:与其让孩子“费时费力”读原著“不得要领”,不如通过“
快读”或者“轻松阅读”,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内“博览”名著。

  而我以为,“阅读专家”们开出的“处方”,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反而日益降低。当今有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都在埋怨,现在年轻人的文章和作品,多半晦涩难懂,表面上看起来花里胡哨,细看却不知所云。有个老作家感慨道,过去文章、作品中常见的那种凝练、干净的语言,准确、明了的表达方式,深刻、凝重的思想内涵,丰富的审美情趣,在今天年轻人的文章中很少能够看到或是体验到了。老作家的感叹和无奈,恰恰道出了当今阅读的软肋。因为阅读出了毛病,才导致当今写作中的各种“病相”。

  为什么鲁迅、老舍、巴金、冰心、茅盾、钱钟书等老一辈作家能够写出好文章、好作品?我想这和他们阅读根基的厚度关系极大。老一辈作家阅读往往是从最难的书读起,在学生时代,好多人都完成了中外名著的阅读。当然他们读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原著。估计那时候也没有今天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导读本”、“速读本”之类。现在不同了,由于有了“阅读专家”们津津乐道的“快读”、“速读”,孩子们把那些“快读本”、“导读本”、“缩写本”奉为阅读的“经典”。也许,孩子们读了那些压缩饼干式的“快读本”或“导读本”,也会对名著略知一二,但他们永远无法领略到名著独到的语言魅力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有一次,儿子的问话让我思索了好多天,直到今天才明白过来。儿子的问题是:古人没有现代人读的书多,却能够写出好文章、好作品,这是为什么?我想问题在于读书的方式上。古人读书讲究一个“啃”字,从电影电视中,我们常能够看到书生伏案苦读细啃的镜头,没有今天阅读专家所谓“快乐阅读”、“轻松阅读”之类的美事。正是古人这种“苦读”和“细啃”,才奠定了他们坚实的写作根基。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又能够从“快乐阅读”或“轻松阅读”中理解书中的多少东西呢?

  话说回来,给孩子一些关于阅读的建议是应该的,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来,对他人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如果把自己对于经典名著的理解和看法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强加给学生,就有点儿过了。毕竟,阅读是人最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一种成长方式,任何一个人(当然包括专家)不能、也不应该以自己的理解分析来代替他人的阅读实践。一个人只有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从阅读中获得启迪,汲取智慧,享受艺术审美的乐趣,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为阅读专家,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中的“代庖”,则会使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审美想像和写作能力变得日趋低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阅读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