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说到更要做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09:4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交流缘由:2月16日,历经艰难谈判的《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了。 乍一听来,《京都议定书》似乎是一个关系国家大事的协议,于普通百姓没有直接关系。但只要了解其内容,我们便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间的协议,更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为了阻止地球迅速变暖的趋势,1997年底,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经过艰辛的谈判,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其目的就是要控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碳
有人评论说,《京都议定书》“花钱换减排”的模式,让它更像一个贸易条约,而非环境条约。不论该协议如何切大气这块蛋糕,有一点是肯定的,保护环境是每个国家、每个个体的责任。气候变暖不仅导致土地干旱沙化,也会引发洪水、瘟疫等灾难,如果不对环境加以保护,轻则付出金钱的代价,重则付出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对于中国,“《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并没带来切实压力,但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多年倡导保护环境的社会科学院专家潘家华说。因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付之行动,毕竟,我们已经承诺。———编者 ▲单士兵 “天使就在细节中”,善待脚下的生活,就是对头上天空的负责。只要我们还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对环境免责的。因此,应该也必须从我做起,践行《京都议定书》的公民责任,减排温室气体的宏图才能点化成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福祉。 2月16日,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最近,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和评论,充分显示出社会舆论对环保生态问题的高度关注。不过,综观大多数围绕“《京都议定书》议题”的讨论,“国际义务”、“国家责任”之类的大概念,以及在相关产业结构、能源战略等问题上的宏观言论,占到绝对版面。这无形中似乎在暗示我们,“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这样的问题,只是一个国家级的大事,与普通民众的寻常生活并无直接瓜葛。 这实在偏颇了。其实,在践行《京都议定书》中,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担负一定的责任,并有义务将之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从表面上看,“温室气体排放”的确是一个宏观话题,也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紧迫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减少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方式,这需要国家的努力,而与普通民众没啥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以温室气体排放居世界第一的美国为例,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其总排放量的1+4,而美国绝大多数车辆都为个人拥有,如此看来,解决“温室效应”恐怕也与普通人有关吧? 再者,无论能源结构也好、工业生产方式也罢,这些看起来很抽象的问题,其实都是由每个个体来执行。说到底,不管是服务业,还是一般工业乃至重工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无非都是面向人和人的生活,并受其制约。因此,如果我们每个人在生活、消费方式上善加改进,倾向选择在耗能上更俭省而不是更贪求,那么何愁环境不改善? 虽然,目前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排放量也次于美国,而且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也没有减排的义务。但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国,如果对环境问题缺乏前瞻性的思考,尤其忽视将这种环境责任贯穿到个人生活方式中,那么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今天的错误,如何面对未来的世界? 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体现在每个生活细节:您购买私家车时,是否可以把油耗最低、经济性最优作为购车的首要条件?您购买家用电器时,是否可以养成关机后随时拔下电源插头,以减少不必要浪费的习惯呢?您在外出就餐时,是否可以少用一次性消费品,比如一次性的塑料袋、筷子、餐巾等等呢? “天使就在细节中”,善待脚下的生活,就是对头上天空的负责。只要我们还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对环境免责的。因此,应该也必须从我做起,践行《京都议定书》的公民责任,减排温室气体的宏图才能点化成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福祉。 ▲王军荣 坚决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告别,彻底扭转“只求经济增长,不顾环境污染”的政绩观,千万别再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 这些日子,《京都议定书》成了“热门话题”,在大大小小的媒体上总能找到它的影子。可笔者初听到这个名词却很是麻木,觉得它距离我们生活过于遥远。前几天看电视,见一头北极熊在冰面上欢快地奔跑,主持人高兴地对观众说,这些北极熊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的生活会更幸福,因为它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冰雪将不再融化。笔者的神经忽然受到了牵动,原来《京都议定书》离我并不远,而是实实在在的“近”。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我们呼吸的空气也不是“绝缘”的。人类与其他生命共同享有一个地球、一个“环境”。如果忽视了这个环境,那么连最基本的食物链都会告诉我们:无论谁酿出的环境苦酒,都不可能逃避。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责任,也是每个个体的责任。如果没有“从我做起”的信念,《京都议定书》只能是一纸空文。这既表现在国家控制污染排放的态度上,也表现在每个人支持环保的行动中。据了解,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都已经行动起来,相信将有更多国家加入《京都议定书》,并履行其规定的义务与责任。 我国作为一个旨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重在“从我做起”,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治理污染企业,坚决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告别,彻底扭转“只求经济增长,不顾环境污染”的政绩观,千万别再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 ▲张洪清 笔者以为,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不仅仅只动嘴皮子,更应从我做起。作为社会成员,个人应摈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每个人为缓解大气污染做出一点努力,会比国家投入巨资达到更好的效果。 尽管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我国已无法置身其外。 有资料显示,最近10年来,全球遭受气象灾害的人数约占受自然灾害总人数的71%,全球气候异常情况越来越多,有的地方持续干旱,有的地方洪水频发。而气候变暖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方面可能并不仅是气温,而是水资源。气温明显升高,可能使得其它气候要素发生变化,降水区域和强度改变,部分地区将出现大旱。本世纪已过去的4年中,华北等地区已经出现了干旱的趋势。由此看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有多重要。 笔者以为,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不仅仅只动嘴皮子,更要付诸实际行动。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应摈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每个人为缓解大气污染做出一点努力,会比国家投入巨资达到更好的效果。 当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的时候,当废气弥漫遮掩着太阳光辉的时候,当污水横流侵害我们的江河湖海的时候,当印度洋的海啸让世界流泪的时候,《京都议定书》提醒我们更加深省———地球成员们,如何履行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