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能成为人天生的烙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 10:08 中国青年报 | |||||||||
慕毅飞 22岁的谭志祥是一个来自重庆某县某村组的小伙子,只念过一年初中,16岁到北京一餐厅打工,苦于没文化没技术,用3年业余时间自学英语,后来凭着娴熟的英语表达技巧和精湛的营销才能,成了一家音像制品公司的销售人员,并结识了在北京留学的美国姑娘罗娜,两人相恋至今。罗娜应聘到大连任教后,小谭也随之到大连打工。最近,他们要结婚了,
什么叫“农民”?如果住在农村的叫“农民”,谭志祥6年前就进入北京、大连这样的大城市了;如果从事农业生产的叫“农民”,谭志祥至少已经6年不干农活了;如果没文化的叫“农民”,谭志祥掌握了“娴熟的英语表达技巧和精湛的营销才能”……凭什么还把谭志祥叫“农民”呢?惟一的理由,就是6年前,当他从重庆某县某村组走出来的时候,还是个农民。 尽管谭志祥早就离开了农村,早就不干农活,掌握了城里人谋生所需要的技能,能和城里人挣一样的钱,但谭志祥的“农民”身份,仿佛是先天带来的烙印。媒体似乎只有强调了“农民”,小小的社会事件才会凸显其新闻价值。否则,干吗不叫“美国姑娘爱上中国小伙”,或叫“美国大学生爱上中国自学成才者”?甚至也可以叫“美国大学生爱上大连打工者”…… 为什么远离农村、远离农事已经6年、早已融入城市的农村小伙至今仍然摆脱不了“农民”身份?是什么力量在阻碍他成为一个“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