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间发明家的热情是泼冷水还是鼓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12:31 红网 | |||||||||
热情是我们民族创造力永生不灭的力量源泉。2月1日的《新京报》给我们介绍了一位热情似火的农民潜水艇制造专家——64岁的武汉人李玉明,他花费八九万元自己制造潜艇,试航失败后不气馁,打算春节后造出供三口之家乘坐的娱乐潜艇。这样的热情应该鼓励,还是给它泼盆冷水呢? 类似民间造潜水艇的事情听多了,不免让人多了几分焦虑。李玉明不是第一个让我
毫无疑问,我们不需要唐吉珂德似的民间发明家,不尊重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不借鉴不传承,对已经成熟的理论技术做无畏的进攻,这就象自认为是骑士的唐吉珂德把大风车当成假象敌,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无谓进攻,直到自己精疲力竭,敌人依然岿然不动,这是研究前提选择错误的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发明家的共同特点:一是来自农村,二是受教育程度偏低。来自农村决定了其视野的局限性、信息的短缺、市场意识的欠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量吸引人眼球的民间发明创造,不是由信息和技术知识更为具备的城市技术工人来发起。城市技术工人受的是分工协作的现代化产业思维的影响,使他们在面对一个创作灵感时,会更多的考虑到一个点子到起成为一个样品的整个过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工业设备和技术的优势,细化分工、环环相扣。城市技术工人不同于农村民间发明者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更强烈的市场意识,一个发明有没有市场,对社会的正面意义是什么,都在其前期的考虑之内,市场意识的最简单的体现就是投入产出的核算。李玉明所投入的巨资目前看来是血本无归,即使其获得了成果,从一个样品到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期间的各个社会环节如何衔接?这依然是他陌生而必然要走很多弯路的问题。 当然,飞机、电话、汽车等的发明难道最初不都是民间的发明创造行为吗?国家乃至人类的发展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并不是某些机构或是专家独享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鼓励一切的来自民间的发明创造。如果民间的发明创造不违反现行的法律和对现行的道德规范造成威胁,那么这种来自民间的发明创造岂不是人类的福祉?问题是应该给来自民间的热情一个合适的、合理的宣泄方式。对于一再出现的民间另类发明家,我们怎么忍心看着他们在前人已经攻克的堡垒上,再倾其所有一博,消耗光阴?社会应该提示他们:其实,有时侯放弃才意味着更好的开始。 (稿源:红网) (作者: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