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廉政合同岂能以罚代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4:53 红网

  重庆市綦江县鱼栏嘴水利枢纽工程投资达2.1亿元,为防止职务犯罪发生,日前,在綦江县检察院的监督下,工程的发包方、承包方和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廉政合同。合同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违反廉政合同的一方,应按工程造价的1%至5%承担违约责任。(1月25日《检察日报》)

  “廉政合同”是近年来见诸报端的一个新名词。现在,有了“违反廉政合同的一方
,应按工程造价的1%至5%承担违约责任”的规定,“廉政合同”看来要比原来空洞的口号有点进步了。可这样的规定难免让人疑云重重:“不廉”的行为由谁来界定?罚款由“不廉”单位的负责人交还是单位埋单?如果由单位埋单,处罚又有什么意义?由谁来行使处罚权?罚款该交给谁?不交罚款怎么办?难道“不廉”只是处罚“工程造价的1%至5%”就完事了吗?且不说处罚的主体不明、依据可疑,就是这种以罚代法行为本身,就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的法盲之举。

  问题还在于,这样的廉政合同有没有法律依据?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廉政合同双方主体不平等就不用说了,关键在于廉政是法定义务,无论签不签合同,有义务的当事人都必须廉政,而合同的义务是双方当事人设定的,并且是可以变更、终止的。显然,廉政义务是不能也不需要用合同来设定的,双方当事人无权设定,设定了也是无效的。发包工程之类本来就不是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份内之事,动用国家行政或司法权力从事具体民事经济活动,本身就是权力的滥用,就必然会产生腐败,更遑论反腐败!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廉政合同又有何用?废纸一张的合同我们见得还少吗?公开的招标有时都流于形式,腐败并未得到丝毫收敛,再弄个廉政合同又能如何呢?本来是当事人法定的义务,却用协议来约定,这种对法律的无知,不过是徒让人家笑话而已!

  “有项目必有腐败”,此话虽有偏颇,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程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检察机关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预防工作是必要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依靠法律,通过有关预防犯罪的立法来划分各有关单位的责任。靠这种本身就令人疑云重重的“廉政合同”来预防工程腐败,其效果可想而知也。

  (稿源:红网)

  (作者:王威)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合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