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中小学选美早就该叫停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11:37 红网

  针对“选美”在一些中小学校园悄然风行的现状,教育部在向有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后,近日予以紧急“叫停”。这份调查结果表明,虽然“选美”活动是个别学校少数学生的自发行为,但学生中出现的所谓“选美”活动反映了一些学生在审美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在教育工作中给予正面引导,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1月26日《河北日报》)

   2003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举行全国首次小学生“选美”活动,五年级和
四年级的3位同学分别荣获“校花”(女)、“校树”(男)美称。随后,此类活动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在安徽合肥,一小学五年级63名学生集体召开“选美班会”,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最后以得票多少排序,选出班级的“四大美女”,并根据她们的外型和姓名特征,分别冠以“杨贵妃、西施”等称号;在辽宁鞍山,千山区大矿小学举办了首届“校园形象大使”比赛,共有来自全校各个年级100余名同学参赛,经过初赛、复赛,最终评出冠、亚、季军及最佳风采奖和最佳才艺奖……

  “选美”活动在中小学校园粉墨登场,其弊明显大于利。一是容易误导孩子,认为人生有捷径可走。目前,“选美”一词已在社会上有着特定的涵义,即便老师反复强调它的‘校园涵义’,但孩子们往往还是会与它的社会意义等同起来。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眼中,“美女”、“班花”不仅仅是对他们外貌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耀”,还会获得一些优待:譬如班级大扫除时她们只需要做些递抹布之类的小事;擦黑板有男生代劳;班级有文娱活动会是优先考虑的对象;放学时还有男生请吃零食和喝饮料。在这样一种“气候”下,不少学生产生了“学得好不如干得好,干得好不如长得好”的错误思想,进而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外表打扮而不是努力学习上。

   二是有悖现代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孩子的审美观。现代美学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美的。而“选美”归根结底是一种竞争,加之标准大多定格在“外表”上,选上的可能会比较高兴,若落选会否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会否产生攀比和妒忌的心理?这样的隐性弊端已在一些学校初现端倪。因此,把社会上的选美活动引入中小学校园,依靠“选美”来“美育”,不但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增强中小学生的虚荣心,影响孩子对真正美的东西的认识和鉴别,造成只重外表、盲目追求美的偏差,进而影响他们良好审美观的形成。

   当然,叫停中小学校园“选美”并非把“美育”打入冷宫。学校应多考虑大部分孩子的需要,给美学教育找个更有效的载体,在形式上为同学们喜闻乐见,对学生有吸引力,这样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热情。

  (稿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选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