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 正文
 

方舟子:海啸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09:20 中国青年报

  方舟子

  每一次灾难,好像都给了某些人抒发悲天悯人情怀的机会。上次SARS流行,有人就提出要敬畏自然,这一次印度洋海啸,我们听到的还是这一套:

  “我们不会因此而诅咒自然。地球厚德载物,自然化育众生,我们是地球生命,我
们只能在地球上生活,我们庆幸拥有地球这个家园。灾难警示我们在自然面前应保持必要的谦卑与敬畏,而不是把她作为一个予取予求的对象或者一个可以‘战胜’的对手。灾难让我们更加珍视人与人的相互依存,使我们生发‘人溺己溺’的情怀,更深地体会人作为一个生物种类的共同感。以此,我们才不会无力到面对灾难徒剩哀号。”(刘洪波《人类面对自然和自己的态度》,载《南方周末》2005年1月6日)

  有些灾难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灾难则与人类的活动毫无关系。海啸就属于后一种。这次海啸是由于印度洋海底的大地震引起的。位于印度洋海底的两个大陆板块———印度板块和缅甸板块长期以来一直在相互碰撞,印度板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向缅甸板块下滑,蓄积了巨大能量后突然释放出来,引发强烈的地震,又由地震引发海啸。所以,不管人们是敬畏还是蔑视自然,是保护还是破坏环境,大陆板块总是在不停地碰撞,地震、海啸总是会发生。这是天灾,不是人祸。

  拿天灾教训人,不过是遵循以灾异言人事的老路子。也不仅是中国如此,1755年里斯本的地震、海啸造成的灾难,也给了天主教和新教互相指责对方行为触怒上帝遭天谴的机会。但是荀子早就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莫非今人连这点认识也没有?

  对海啸,我们无法避免、控制,但是从发生地震到出现海啸有一段迟滞时间,如果即时监测,就可以预报、防备海啸。1946年4月1日,夏威夷海啸导致150多人丧生,促使人们两年后在夏威夷建立了负责向太平洋沿岸29个国家发警报的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成功地预报了此后发生在太平洋的所有大海啸,避免了人员的大量伤亡,死亡多是没有听到或无视警报导致的。这次海啸死亡惨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印度洋地区没有类似的警报系统。印尼在1992年就计划建立海啸警报系统,向日本申请二百万美元的赞助,但是由于官僚机构相互扯皮,一直没有获得批准。为了这二百万美元,付出了十几万条生命的代价。在这次大灾难过后,预警系统应该可以很快建立起来了,类似的惨剧想必不会再发生。

  如果说这次海啸能给我们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要对可能带来灾难的大自然时刻保持警惕,即使无法征服、避免,也可以尽量去了解,防范。不要空谈什么谦卑与敬畏,咆哮而来的海浪不会因为你跪在那里膜拜就不把你带走。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