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吗 你也去那钢绳上荡荡秋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0:27 中国青年报 | |||||||||
周明华 周日闲来无事,翻开重庆某报,读到一篇标题为《包工头20米高空“荡秋千”,消防公安联手救人》的新闻———荡秋千竟然荡到20米高空?当然危险,难怪消防公安联手救人———这包工头未免太贪玩了吧。
视线再往下移动,我倒吸口凉气:原来并非小包工头追寻童趣,而是一场险情。彭姓男子承包一工地,后转包给重庆几个工人,孰料该工程最后没赚到钱。7日晚,那10多个工人找彭要钱,彭拿不出,便跑到一居民楼的顶楼,双方对峙两小时后,彭某发现两楼间有一钢绳,冒险攀上钢绳,试图逃跑。谁知钢绳在重力的拉扯下突然坠成一个“V”字形,将彭悬在半空。绝望中,彭用手机报警,方才脱险。 我想记者编辑用“荡秋千”这个童趣横生的词,大概是受钢绳坠成“V”字形的启发吧?就连我这个每天都要看新闻编稿件的职业新闻人,都被“荡秋千”吸引了,当然会有更多读者的眼球被扯动过来。 可是,当视线随着标题下的汉字转动完毕后,倒是扯动了我们的另一根神经:记者先生们,把别人生死一线的恐慌场景作“荡秋千”来娱乐,有失厚道啊!如果觉得这“秋千”荡着实在好玩,有情趣,你也去那高高的钢绳上荡几下? 我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媒体这种视生命如“儿戏”的调侃心态甚是流行。一外国小飞机在我国新疆坠毁,几位机组人员丧生,某报赫然用超粗黑大标“飞机倒栽葱,数人命丢”;某大都市划定禁乞区,当地一家媒体报道称:闹市区原是乞丐泛滥的重灾区,记者近日去此地未发现一名乞讨者,但担心边沿地带会成为乞丐的“天堂”…… 实际上,我们通过“荡秋千”“倒栽葱”“行乞天堂”,是一点读不出调侃之乐的,相反感到的是挖苦、歧视和冷漠。作为记者和编辑,也许“捻断十根须,为得一妙字”、“语不惊人死不休”。谁知,如今的“荡秋千”是够“妙”的了,可对于那位刚从死亡线上被拽回来的彭同志来说,是面色苍白,全身瘫软;而今“天堂”之“语”是惊人了,可对那些日夜流落街头的乞丐们,意味着什么呢? 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娱乐和轻松,媒体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泛调侃”的新闻报道方式是不可取的。媒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与人类生存关系密切的信息。新闻娱乐化如果过分地强调了新闻的娱乐功能,那么娱乐功能的过分彰显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功能的有效发挥。如此,也会使新闻报道走入“娱乐”歧途,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和人们生存状况的忧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