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石事件反思:官员聪明的腐败更可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09:3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兴安 据《商务周刊》杂志报道,对于正处于市场风口浪尖的“王小石事件”,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证监会不会对内部出现王小石的腐败行为感到羞愧,而会对出现王小石这样的笨蛋感到羞愧。”
王小石因向拟发行上市公司出卖发审委员会的委员名单而被批捕。对于其被举报,坊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是王小石的“合伙人”被人举报后,在审讯过程中供出了王小石;另一种说法则是王小石收了拟上市公司的钱后,没有把事办好而遭到该公司的报复。按照前一种说法,王小石蠢在“办事不干净”,没有建起必要的“防火墙”;而如果按照第二种说法,他更是犯了低级错误,因为这位处级干部竟然蠢到拿了人家钱,却不给人办事的程度。 如果说王小石属于“愚蠢的腐败”,那么,“聪明的腐败”啥模样?12月9日的另一篇报道,或许能让人想明白。据《法制晚报》报道,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曾任温州市副市长的女贪官杨秀珠,涉案金额高达2.532亿元,杨秀珠本人却至今逍遥法外,这种腐败方法够聪明吧? 杨秀珠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和她一样聪明的贪官逍遥法外。据悉,通过侦查,有关部门即使知道有些贪官已外逃,但其具体躲藏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护照号等等问题,都难以弄清楚。因此,提请国际刑警组织协助缉拿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即使知道外逃贪官隐匿的确切地点,能否引渡也是一大难题。 “聪明的腐败”不仅局限于“贪了就跑”,一些贪官奉行“三不收”原则:有第三人在场不收钱、事没办成不收钱、关系不密切的不收钱。另外,还有“期权腐败”、“节日腐败”、“亲情腐败”等等,腐败的手法在不断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难怪某些人为王小石这样的笨蛋感到羞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