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中的恐怖游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09:06 新京报 | |||||||||
美国总统布什将于明年1月20日在国会大厦宣誓就职。据称,为防止恐怖袭击和当日可能出现的和平示威,美国有关部门在1年前就已开始积极筹备。联邦调查局认为届时的安全保护力度将足以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但华盛顿那天看起来也可能更像在进行一场军事演习,而不是庆祝活动。 这已经不是美国首次这般如临大敌。“9·11”以后几乎所有的大型政治和民间活动
但深入这个“兵营”内部,你就会发现其中弥漫着的紧张情绪,不仅吓退了伺机而动的恐怖分子,也使得和平居民惴惴不安。他们平静的生活受到惊扰,法定的权利受到限制,国民的义务被迫扩展,甚至还要为反恐前线伊拉克的重建掏钱埋单。“9·11”后身处安全前沿的美国公共水电公司花重金提高了能源场所的安保措施,为之心痛的公司现在要用水电费涨价的方式挽回损失。目前,五角大楼又开始动员老兵重返伊拉克战场,但到目前为止,已有近一半的合格人选要求免除或延迟服役期限,或坚称自己在法律上已完成所有役期。这与“9·11”后群情激愤的风潮已不可同日而语。 “9·11”无疑是分水岭。对美国而言,从恐怖袭击发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便注定要发生改变。从此之后恐怖威胁就无时不在人们身边肆虐,恐怖主义就如同地下奔流的岩浆,不断从薄弱之处涌出地面,用甘泉一样的凉水来浇灌是人们根除它的惟一手段,围追堵截一时可以见效,但世界之大,单靠几个士兵哪能堵得住?于是反恐带来了更多的恐怖,美国开始有人怀疑,他们的国家有没有陷入自编自导的恐怖游戏? 反恐压倒一切的国策带来的不仅是国民安全感的丧失,为了安全牺牲人权、巨额赤字制约发展等现象的长远效应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正是依靠人才资源雄踞于世界的,当前对新移民的严格限制会在多大程度上削弱美国的发展后劲,美国人对移民的歧视与抵制,会在多大程度上破坏其引以为豪的民族构成,这才是真正使人恐惧的问题。对美国而言,反恐可能就像一场游戏,打了对手也害了自己。 布什认为,在与恐怖主义的战争中旧有规则已不再适用。笔者以为,对手与他一定也是心有戚戚。“9·11”以后,警报长鸣的美国没有再度遭受大规模袭击,布什也得以延续政治辉煌,但他是否可曾料想,这种紧绷的安全能显效几时,国人的忍耐还能持续多久? □刘卫东(北京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