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成都市武侯区拍卖官车为何快如卖白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09:29 中国经济时报

  周明华

  11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区公车拍卖会继上周首场取得圆满成功后,第二场拍卖会再遭追捧:104辆公车被550多名竞买人抢拍一空,总成交金额为433.2万。拍卖行人士惊叹:“平均1.5分钟就拍出一辆,这种拍卖车的速度就像在农贸市场卖大白菜一样快!”(见12月12日《华西都市报》)

  官车拍卖场如何像小菜批发市场般神速高效?我怎么看这条喜讯都高兴不起来,看罢以下拍卖细节后再说。

  武侯区一些机关干部为了拍回自己“情深意长”的座驾,涌入到了该拍卖行列。也许是官员上次在官车拍卖会上的高调出场遭广泛非议之故,这次他们行事低调。为避免公开亮相,不少干部干脆请亲友代为“出战”,而自己则用电话遥控指挥。有个700号的竞买人是区政府干部,黑衣、黑裤、黑帽、黑色太阳镜,神色严肃。最终此“黑衣人”以6.6万元夺回了他心爱的黑色桑塔纳。这辆桑塔纳是几成新,啥型号,咋就贱到6.6万元?翩翩“黑衣官人”是谁?见谅,因官员低调,报道不详,俺无可奉告!

  长期以来,我们从未怀疑过官员的“变通”能力。从武侯区这次官车拍卖会上的“小动作”,就再次对此予以印证。该区上次官车拍卖说竞拍者需机关干部身份,照顾“物归原主”,有人批评这是一种变相的国有资产的“和平赎卖”,这种“内部消化”不但对一年全国4000亿元公车消费的降低毫无贡献,反而会“另起炉台”,加重广大纳税人之负担。

  这厢好,官员为掩公众耳目,一身黑衣闪亮登场,一个电话背后遥控,就轻而易举地拉动了公车拍卖会的“内需”,就可以使各大媒体“洛阳纸贵”:官车拍卖取得圆满成功!依笔者陋见,此远非圆满更未成功,相反我们为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官员是否该加入官车拍卖队伍?有关方面应及时给予界定,不能再用公车拍卖场的虚假繁荣去遮公车改革公信力日渐下堕之羞。这方面的争论一直未停过,支持官员参与竞拍者认为,《拍卖法》规定“竞买人是指参加竞购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那么官员是公民理应不受限;反方认为,公务用车实行改革后,公务员享受几百到数千元不菲的车补,就不该再享受什么拍购优先权,更不应给予数万元的巨额购车补贴,这是公权人自己给自己增福利,是公权私用。鉴于此,我们应有一项全国性的刚性规范机制,对公车竞拍条件予以规定。

  其次,为防官员“曲线救车”,像武侯区这些机关干部这样背后“遥控”拍卖,更应加强对竞拍人资格的全面审核。要做到拍卖信息全面公开,接受公众及舆论监督,防止一些人打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幌子,干着的却是暗箱操作的勾当。

  此非笔者危言耸听,相信明眼人都注意到了,成都武侯区、浙江绍兴等地在拍卖公车过程中频频惊现“物归原主”“车回屁股”的现象,频频的“黑衣人”游侠在拍卖现场,频频有“官手”在背后神秘遥控,这绝非正常!如果“只打雷不下雨”式的批评,有关方面不及时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车拍卖方案来,到头来公车改革的所有成果也许将毁于一旦,甚至倒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拍卖公车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