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套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喜欢引用一句不知出处的无名氏的话,大意是:如果你教会鹦鹉说“需求”与“供给”,那么,它就成了博学的政治经济学者。
确实,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之纲。举凡经济现象,舍用需求与供给这一维度来对之进行分析,是很难说出什么所以然的。就说当下的热门话题,什么房地产是否泡沫,人民币应否升值,存贷款利率多少合适,等等,其最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少了需求与供给这个
纲,就根本搭建不起来。话虽如此,需求与供给的这个框架,也并非套在哪儿都合适。
最近媒体报道,北京几处景点的门票价格要“调整”,其理由所依据的,也正是需求与供给。调价的论证有此一说:由于人多,景点不堪负荷,提升门票价格,可以抑制人群流量。
在论证者看来,景点人流量大的原因在于门票价格低,由是,用价格的杠杆来调控“需求”自是理所当然之举。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需求与供给的问题。如此,我们索性就把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逻辑在门票问题上进行到底。的确,景点的人流量代表着需求。但是,在此,我们不妨设问,如果文物景点的人流量少或者根本没有游客,那么,依需求与供给的原理,我们是不是就该把八达岭以外的那部分人迹罕至的长城拆了?再说需求与供给,如果需求量大,除了提高价格以减少需求外,增加供给也不失为缓解供需紧张的解决之道。若此,我们何不再建它几个故宫、再造几座坛或者再复制几条八达岭那样的长城?而如果景点人流量真是所谓门票的需求与供给问题的话,那么,门票价格几何才有可能阻吓住汹涌的人潮,门票在什么价位才能使游客的人数不多不少地正好达到“供给”者供给能力所限的范围……
景点,或者宽泛一点说历史遗迹,依稀缺性而言,它们无疑具有商品的属性。但是,它们又显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把需求与供给的市场逻辑在此贯彻到底,就会得出荒唐的结论。其实,供给者变动价格的动机,从来都是值得推敲的。不过,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商品经营者的涨价冲动无可厚非,因为这种冲动终究要受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制约。而文物景点经营者的涨价冲动之所以可虑,就在于这个冲动游走于市场的边缘而无以限制:调价的理由来自市场,但是,调价幅度的核算抑或供给物品的质量,却很难称得上为市场的标准。人们当然有理由担心,调价以后,如果景点经营者说钱还不够花怎么办?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景点管理者为了论证调价合理而做出的“承诺”:门票上涨的部分将全部投入到古迹的修缮和周边环境的改善上。这话听起来不错——如果姑且不说我们现行的财政体制是否允许经营者如此花钱,也暂且不论景点经营者循何程序花钱以及如何接受监督———但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怎么着,景点经营者还真把景点当成自己的资本了?若此,铁路票价调整,承诺把上涨部分全部用于延长线路,公路票价调整,承诺把上涨部分全部用于新修公路……就都成合理的了不成?
自然,我们不是说相关文物景点的价格一点都不能动,问题在于“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用需求与供给的道理来论证涨价的话,那么,游人不多的景点应该同时降价才对。至于调价听证会的听证代表产生的过程如何,在此不去深究。但是,无论如何,听证会不能搞成这个样子:只要一开有关价格的听证会,连尚未学会“需求”与“供给”的鹦鹉都知道接下去说“涨价、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