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空调变形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8日 14:0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丁凯 北京报道

  在西三环规划中的一幢写字楼,又将上演一场抛弃“传统的中央空调”的建筑革命,而这幢建筑的主笔正是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在赫尔佐格设计的这幢怪异的楼体内,中央空调不复存在。

  承担把传统的中央空调赶出写字楼任务的,将是推动”空调革命“的瑞士Keller博士的技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Keller一直在研究如何让建筑使居住者更加舒服,将之推广到全世界的新兴建筑中。在中国则是北京的锋尚及MOMA,已然应用他的技术。

  引进Keller博士的新兴空调技术的是田原,她有着一付情绪相当张扬的声调,说起Keller博士的空调观,她像在教堂里宣读圣经一样专注。在瑞士学成回国后,建筑物理学博士后田原一直在北京主持其导师Bruno Keller创办的公司在北京的办事处。

  “这将是亚洲第一幢使用这种制冷采暖系统的办公建筑”,田原说道,这种技术说来简单,就是在铺设于天花板中的塑料管里通入不同温度的水进行采暖和制冷。

  这些对话发生在2004年11月,空调已经度过了102岁生日。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9月,中国城镇居民每100户就拥有61台空调,而今天,一座没有安装空调的写字楼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空调在彻底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这种改变却始终在迟疑与否定中发生:在被发明出来的100年间,空调几乎是进展最为缓慢的电器,空调的沧桑步履背后是人类整体的沉重疑虑。

  衰老的新技术

  从空调技术方面讲,建于1957年的人民大会堂在当时恐怕带上了一点点科幻色彩。人民大会堂采用的采暖技术即是在天花板中埋设金属管道,并在其中通入一定温度的水进行采暖,采用这种技术,维护者只需保持水温恒定,建筑系统具有一定标准的热工性能——尤其是密闭性即可。看起来,这无非是把传统的暖气铺到天花板中,但实际上是把暖气采用的空气对流方式改变为热辐射方式,暖通方面的术语将其称为冷板技术。这种采暖技术在当时已经颇为成熟。

  据MOMA的开发商——当代集团的副总裁、总工程师陈音介绍,“问题在于,当时的管道是铁管或者铜管,这种材质的寿命远远不及建筑本身的寿命。”陈音表示,相对于金属管,PB管显然先进得多,“建筑的寿命有100年,PB管的寿命就有100年。”

  将管道材质替换成寿命可及几代人的PB管,是技术的进步之一。由于欧洲气候的原因,人们并未考虑制冷的需求,Keller的开创性则在于,在管道中通入温度较低的水,使这套系统具有制冷能力,并将其四处推广。

  似乎有点现身说法的味道,田原的办公室就设在锋尚国际公寓的一套单元房内,她常常会对来访的客人表示,欢迎他们在不同的季节到锋尚来,感受这种使房间看不到任何制冷和采暖装置却能冬暖夏凉且空气清新的技术。

  “这一技术实际上最初就是被应用于办公建筑的。”田原说道。相对于住宅来讲,写字楼的空间更为完整、宽阔,更有利于管道的铺设,使这种技术的实现难度更小。相对于中央空调来讲,这套技术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没有吹风,没有噪音。

  技术挺进,介质回归

  用水调节温度,有点似曾相识。我们对粮票、肉票并不陌生,而清代官员曾经用冰票在夏季领来皇宫发的冰块来消暑,北京的雪池胡同据考证就是古代皇家储存冰块的冰窖之一。

  陈音说:“中国古代宫廷中,冬季将冰贮藏在冰窖中,夏季放在室内,用于降温,我看这实际上也是空调的雏形。”据《诗经.七月》记载,3000年前的腊月,人们“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所谓凌阴就是冰窖。清朝时,北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18座,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储冰20.57万块,皇室就靠这些冰块度过炎炎夏日

  我们似乎不必像开利空调现任总裁戴杰儒(Geraud Darnis)那样为古人担忧。他说:“我联想起100年前没有空调的世界,当时人们只能应用一些低效率、非持久的方式来对付难熬的酷暑和严寒。”102年前,美国人威利斯.开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空调,其后创办了开利空调公司。

  当材质出现掣肘时,技术为我们找到新的材质,技术让人们告别传统,走向舒适的现代化,我们似乎真的应该对未来心驰神往,对今天感恩戴德。

  人类从不忘记夸耀自己的技术成就,毕竟人类惟一的骄傲就是用技术改造自然。但是这样的情景让人困惑:Keller的“水空调”在颠覆了中央空调的冷热空气对流技术之后,与3000年前中国宫廷的“空调技术”不期而遇,重新走回用水作为介质的老路上来。Keller的技术系统中,在夏天和冬天分别在管道中通入20℃和28℃的水,通过热辐射来控制室温,对自然环境损害极低。传统空调使用氟利昂、通过压缩机强行冷却空气,这种做法戕害臭氧层,粗暴地破坏着自然环境,我们在为这种技术眼前一亮的同时,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谁的胜利,人还是自然?

  空调噩梦

  灾难除了使人产生劫后浪漫主义的幻想,还能催生一批《十日谈》、《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样的文学作品,而人们已经习惯于在灾难来临之前把预言当作童话,灾难结束之后在抱怨中反思。

  不得不承认,水空调的回归过程,正源于这种反思。

  2003年5月23日,中关村40多家写字楼工程部主管坐在一起,在已经突破30℃的酷暑中讨论要不要开中央空调。当时,北京正在与非典对抗,办公室里的人们开始相信,中央空调的吹拂有如浴池的浸泡,将一个人身上的病菌散播四方。尽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所总工程师、暖通专家潘云钢表示,并没有确切数据能够说明中央空调传来的风里细菌浓度足以使人感染,尽管《中华工商时报》将空调的平民化列为新中国55周岁凸现社会进步的55大变化之一,人们还是开始惧怕中央空调,并用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抨击空调的精神进行自勉:“坚强而高尚的人不会向酷热低头”。

  即便不是非典,人们也已愈发重视空调的噪音与其制造的四处流动的混沌空气,这些是空调病、亚健康的直接动因;而空调、电脑带来的“电子雾”甚至威胁男性的生育能力。也许四十年后,如今办公室中的壮年男女们在弥留之际会慨叹:中央空调毁了我的一生。

  《清凉舒适:美国与空调的罗曼史》一书的作者玛莎.阿克曼认为,空调之所以出现在写字楼里,是因为老板们相信在工作场所安装空调可以提高员工的生产力,更好地为老板们创造价值。50多年前,亨利.米勒在《空调噩梦》中写道:“他们(美国工人)不知道,尽可能好的条件(按照美国的说法)意味着老板的最大效益、工人的极端服从和整个公众最严重的困惑与最深刻的醒悟。”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玩笑:你希望提高生产力?现在我偏要降低它。如今,传统的中央空调不仅不再像以前一样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反而对生产力构成了威胁。

  能源与美国精神的危机

  除去破坏环境、损害健康,能耗巨大是传统空调面临的另外一个窘境。还有哪样发明蒙受过这样的指责?30年前,美国的另外一位总统吉米.卡特因为空调造成的能源挥霍而将空调斥为“美国精神的危机”。

  80年前,人们甚至相信空调对人类健康有益。那时,空调承诺提供“像山顶上一样凉爽的清新空气”;50年前,社会学家们认为空调和电视一样,带来了单调乏味的生活;在人类最终发现空调谋害人类生命之前,空调最显著的恶意是对能源的巨额消耗。

  陈音说:“传统空调相当于把室内的热能硬搬到室外,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种做功过程对自然生硬而粗暴。

  于是,人们再次开始反思。据报道,2004年7月8日开始,北京市6000家企业执行节电轮休制度,通过休息节约能源。2004年6月26日,北京有六家民间组织共同发起了“空调26℃节能活动”,倡导人们不把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下,活动的组织者廖女士表示:“我家里没装空调。有时候我和女儿比赛谁出汗多。”

  田原和已经应用这项技术的开发商们告诉我们,“水空调”的另一亮点是节能。潘云钢也表示,在这种技术颇为流行的德国,建筑能耗的要求是北京的1/3,就是说,这种符合德国标准的技术有望把建筑的能耗控制在北京的1/3。陈音道出个中原委:“实际上不是这种技术本身可以节能,而是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要求建筑必须节能。”

  潘云钢表示,这种系统的采用要求建筑物具有优良的热工性能。据田原介绍,以窗体建材为例,MOMA和锋尚使用的LOW-E玻璃就是为了降低能耗,保持室内温度。这种玻璃分三层,内侧的涂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室内室外的热交换。

  所有的空调都要求空间的相对封闭,随着技术进步,这种要求更为严格。亨利.米勒说:“从地形上看,美国壮丽无比——而且让人震惊。为什么让人震惊呢?因为世界上除了这里没有任何地方像美国一样把人和自然隔绝得如此彻底。”我们从自然界获取的巨大能源,实际上是用来支撑空调将我们与自然隔开。

  “水空调”在技术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与自然隔绝的严密程度。

  锋尚与MOMA的销售单价都不低于14000元每平方米,陈音表示:“使用这套系统使我们的开发成本提高了30%。”据田原介绍,在锋尚国际公寓之前,深圳万科曾经与田原接触,希望在自己的研发中心中使用这一技术系统,而对方的开发成本预算是600元每平米,这让合作最终未果。我们所做的,就是付出高昂的代价,保证与自然的隔绝。

  谁选择谁?

  好吧,让我们对自然温和一点。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有哪些道路可以选择呢?

  传统的中央空调采用上送风的方式。据潘云钢介绍,从传热效率和空气卫生程度讲,地板送风系统比上送风方式更为优良。因为上送风的方式会将已被污染的热空气从房间上方吹到人的呼吸区,而下送风则无此顾虑。但是地板送风的问题在于国内一些城市空气粉尘较多,地板卫生不易维护,下送风在室内卫生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反而造成污染。尤其是在办公室的使用中,由于下送风的风口不能灵活移动,因而很难适应办公室变化频繁的家具摆设和人的座位变化。

  那么换个方式,在香港和东南亚,有一部分写字楼的确在采用地板制冷的方式,潘云钢表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热舒适度,因为人们会觉得脚冷;而田原表示,在北方城市同时需要供暖和制冷,将管道埋入地板等于回归到空气对流方式,浑浊的空气无法被有效排除。

  所以,我们选择了天花板。就潘云钢的了解,西三环的那幢写字楼的开发商希望打造一套不设天花板、从房间顶部楼板直接热辐射的系统。我们总是有办法的,总是有选择的。

  锋尚国际公寓为降低能耗,曾要求业主不要开窗,最初业主们难以接受,据田原所说,业主们在适应了由置换通风系统带来的经过处理、没有粉尘的新风之后,都渐渐习惯于紧闭窗户。创造并臣服于技术,似乎是人类的最大成就。

  然而,自然仍然在选择我们可以采用的技术。就像这套新的空调系统,在中央空调成为健康杀手的时候,自称解决了健康问题;在能源危机的时代宣称节能。

  链接

  百度一下“水空调”相关网页已有3630篇。随着新空调技术的到来,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真正的平衡时代也许来临了。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