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2日16:29 新浪综合

  《中国金融》|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何自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文章|《中国金融》2017年第17期

  面对经济金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在盲人摸象。这一结论的基本证据之一是,对于每一个经济金融问题,总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金融危机爆发或经济趋势转折之前,观点的多样化和尖锐对立表现得尤其明显。

  上述情形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人依据的信息以及解读这些信息的模型是不同的。这与盲人摸象故事中的情形几乎完全一样。“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是说这个盲人基于“触尾”得到的信息,运用他原来经验中的“绳理论”(即“如这般细长的是绳”)来解读,即得到“象如绳”的结论。可以想象,另一个盲人根据“触尾”得到的信息,完全可能因解读这一信息的“理论”是“如这般细长的是蛇”,而得出“象如蛇”的结论。当然,基于不同信息得到的结论,更会大相径庭,比如,“其触脊者言象如床”。

  盲人摸象中盲人的“错误”,很容易被明眼人纠正,但面对经济这头“大象”,是否存在“明眼人”?由于我们面临的“经济大象”只有一个,是否有可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同样“唯一正确”的信息,并且都拥有解读这些信息所需“唯一正确”的理论?如果能够这样,每个人得到的结论,就是与这个“唯一大象”相对应的、“唯一正确”的结论,每个人的行为当然也是“最优”的,整个社会的运行将会是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金融危机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我们可以运用信息不可能对称、数据不可能完善、语言不可能准确、参与者不可能完全理性、制度不可能完备等,来否定“明眼人”的存在,从而证明上述有关“唯一正确”的假设是不现实的。

  在西方哲学中,康德提供了一个与盲人摸象思想极为一致、而本身逻辑非常严密的哲学体系。康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类认识中的观念是如何与客观对象相符的。康德的结论是“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去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感性的两大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知性的四大范畴,即量、质、关系和模态;理性的知识系统性要求。这三部分内容就是人类认识的主观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对象,我们才能认识,所以,我们关于这类对象的认识,必然包含与这些对象相吻合的内容。

  盲人摸象的故事,为我们理解康德思想提供了一个通俗、形象而且非常贴切的比喻。按照康德的思想,这位盲人得到“象如绳”的知识,有三个条件:一是需要依赖感性接收到对象的刺激(即“触尾”);二是需要依赖知性通过概念(如“象”和“绳”)对感性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思考;三是需要理性的推理将不同对象联系起来(如“象如绳”中的“如”)。当然,这只是帮助我们理解的一个比喻,康德的思想要复杂得多。

  面对经济金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只拥有部分信息,而且对这些信息,又以自己独有的、既不可能被证实也不可能被证伪的模型进行着解读,因此,我们都在盲人摸象,没有任何人能够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前述不可能存在“明眼人”的“不可能”,确实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都在盲人摸象,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大挑战。但是,伴随着大挑战的是大希望。因为我们都在盲人摸象,就连电脑也不例外,大数据和金融智能不可能完全淘汰专业金融人才,所以,我们的学习仍然大有希望;因为我们都在盲人摸象,每个人都掌握着部分其他人都不了解的信息,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思想,所以,我们的研究仍然大有希望;因为我们都在盲人摸象,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创业、创新,所以,我们的工作仍然大有希望。

  对于同一个经济金融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其原因不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不是“多数人相信的就是真理”,而是没有人能够把握真理。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试图证明只有一个人正确、其他人都错误,还不如假设任何人都只能把握所观察到现象的一个或少数几个侧面、而不可能是其全部。也就是说,相对于每个人宣称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来说,能够更好地促进科学进步的办法是,让我们共同“悬设”一个谁也无法完全把握的真理,而我们每个人所建立的理论,都只不过是对这个真理的近似。这样,我们就有了有效开展学术讨论的基础,科学进步也就有了可能。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声称他的理论可能更接近真理,但这需要有足够的经验证据支撑:能够比其他理论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或者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更多类型的现象。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