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李泓冰
一旦房地产开发成了热潮,一旦“土地财政”、经营城市成了政府理直气壮的政绩观,一旦土地开发游戏规则呈现漏洞百出,一旦这个领域的官商勾连可以如此这般无本万利,那些原本可能清白一生的官员,是多么容易被诱惑、被染黑、被铁窗。
海南省东方市因土地腐败放倒25名官员——这样的新闻,今天老百姓不再拍案惊奇了,这只不过是在高产贪官的房地产沃土上,又添了几枚恶果。
东方市这群贪官一点儿都不会孤单,不但在铁窗之内左顾右盼都是昔日同僚,25名,甚至足够组建一个完整的政府。再朝前看,深陷土地腐败的狱友中,比他们官阶更高的大有人在:比如上海,卷入土地腐败的官员,就有普陀区原区长蔡志强、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官商两吃的上海房地局副局长陶校兴和他拥有30套房产的前任殷国元;比如江西,因土地腐败,国土资源厅4名副厅长曾有3名去职;比如重庆,“规划系统腐败窝案”主角、重庆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因受贿1796万余元被判死缓,直接牵连副厅级以上官员近10人。
这份名单会很长、很长。一旦房地产开发成了热潮,一旦土地财政、经营城市成了政府理直气壮的政绩观,一旦土地开发游戏规则呈现漏洞百出,一旦这个领域的官商勾连可以如此这般无本万利,那些原本可能清白一生的官员,是多么容易被诱惑、被染黑、被铁窗。
实情是,无官员襄助,商人无处拿地;无商人接盘,官员无从获利。理论上说,土地是国有的,国家是人民的,但代表国家有权出让土地的是谁——各级政府。地方政府的第一把手,或是国土部门的部分官员,很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
改革30余年,在很多非垄断领域,官场与市场已经成功切割,双轨制在哪个领域消失,哪个领域批条漫天飞舞、腐败遍地狼烟的景象便不复存在。然而,腐败重灾区的房地产领域,仍然安享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层蛋糕。因为缺乏监督,貌似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拍挂”,最终只都成了心照不宣的过场,成了腐败的遮羞布。
在运作规则严重失范、运作过程有失透明的前提下,“卖地、举债谋发展”,已成不少地方习见的财政敛钱模式和发展模式。贪官一批批倒下,规范和透明却仍然千呼万唤不出来,毕竟,土地财政的诱惑、既得利益的丰厚、中央和地方税制的重重矛盾,都是一层层难以逾越的关卡。
但,关山难越终须越。否则,人民政府将因此失去百姓信任,埋下积重难返的执政隐患。铲除土地腐败,抓再多的贪官,也挡不住他们“前腐后继”,除非忍一时之剧痛,用改革推翻双轨制的最后堡垒。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泓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