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价签戏法怎就成了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8日 05:0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改委日前公布,经查实,家乐福、沃尔玛的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等“价签戏法”行为。北京商业联合会理事姚文华表示,“不少超市都曾经用这些方法对顾客进行长期欺诈,可以说是行业潜规则。”(1月27日《新京报》)

  “先提价再打折”、“低价标签高价结算”等都是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理应受到处罚,然而这些行为怎么就成了普遍现象,成了“潜规则”呢?人们之所以愿意遵守这些不成文也不公正的规矩,主要是因为不遵守的成本高、得不偿失。

  那么,消费者反抗“先提价再打折”会得不偿失吗?这取决于物价部门的态度。如果消费者一举报,物价部门就认真查处,一经查实就严肃处理,那么在与商家博弈的过程中,消费者就会居于主动,“潜规则”也就行不通了。可现实情况是,有些地方物价部门对“虚构原价”等欺诈行为往往视而不见,即使有消费者举报也时常态度消极,这势必会绥靖不法商家。

  类似发改委这次做出的处罚,实在是太少了,这种偶尔的处罚,根本不足以撼动“潜规则”,其他商家“虚构原价”等行为也还普遍存在。媒体不可能关注所有的价格欺诈事件,消费者也不能指望国家最高物价主管部门经常出手。据发改委披露,家乐福在长春、上海、哈尔滨、昆明等6个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沃尔玛也在沈阳、南宁等3个城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试问相关物价主管部门:你们都干嘛去了?

  不难看出,这些价格欺诈行为之所以能成为“潜规则”,主要源于各地物价部门的不作为,至少也是监管不力。发改委的这次查处是一次契机,希望各地物价部门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如此,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潜规则”才能打破。 

  (盛大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