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齐鲁晚报:限外是北京治堵的败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 11:34  大众网-齐鲁晚报

  “限外”是北京治堵的败笔

  一遇到难题需要解决,就首先拿非户籍人口“开刀”,就习惯性地回到地域歧视的老路,这是各地公共政策的一大顽症。当北京人在其他城市居住却不能在当地购车时,又该作何感想?

  □晏扬 

  近日,北京治堵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明确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小客车数量、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限制非京户籍人员购车等措施。鉴于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其治堵措施将会对其他城市产生“示范”作用,因而北京治堵引起了全国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如果说治堵是必需的,那么治堵必然以限制民众的部分权利为代价。当一项公共政策不得已而限制民众权利,其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就是公平,也就是一视同仁,相对于“患寡”,人们更“患不均”。从这个角度看,以摇号方式发放车牌、控制小客车数量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对每个人、每个单位都一视同仁;但是,非京户籍人员必须“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有资格参与摇号,这个“限外”措施是大可质疑的,因为它对本地人、外地人区别对待,不仅有失公平而且涉嫌地域歧视,堪称北京治堵方案中的最大败笔。

  那些刚到北京工作、创业的人也有购车需求,他们的购车需求并不亚于北京户籍人员,尤其对于那些在京创业的人,车辆几乎是必备的创业条件之一;但凡想在北京购车的外地人,大多是想在北京长期发展的人,也大多是收入不错并看好个人发展前途的人;但凡在北京居住的外地人,不管时间是否满五年、是否连续五年在京缴纳个税,他们至少都在北京消费,在为政府财政收入作贡献;外地人在京购车并在京使用,要缴纳各种税费,修车、洗车能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同样是在为北京的发展作贡献……限制外地人在京购车,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限外”措施的对象却不包括在京居住的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等。这不仅是对本地人、外地人区别对待,而且外地人也被分为两个等级,如此不平等政策出现在首都的治堵方案中,让人大跌眼镜。

  由限制外地人购车,人们很容易想到北京等城市限制外地人购房。其实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限制外地人购房意在打击炒房,因为外地人在京购房可能并非用于自住,而是用于买卖;但外地人在京购车却只能自用,因为摇得的购车指标不能买卖、转让,车牌也不允许升值,因此没有理由像限制外地人购房一样限制外地人购车。况且,北京限制外地人购房仅仅要求“在本市缴纳个税一年以上”,而限制外地人购车的要求显然苛刻得多。

  实际上,对外地人和本地人在京购车一视同仁,并不会引起什么大麻烦,那些不在北京长期居住的人,谁会没事找事去北京买车、挂北京牌号呢?在北京购车的外地人,定然是在北京长期居住并有强烈购车需求的人。让外地人平等参与摇号,只不过摊薄了本地人获得购车指标的几率,就像外地人到北京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本地人的就业———对于后者,通过长期争论我们已达成共识,“影响本地人就业”不能成为限制人口流动的理由,那么对于前者,基于相同逻辑和理由,显然不能以影响本地人利益为由限制外地人购车。

  一遇到难题需要解决,就首先拿非户籍人口“开刀”,就习惯性地回到地域歧视的老路,这是各地公共政策的一大顽症。北京作为首都,其治堵方案中的“限外”措施无疑开了一个坏头,如果全国各个城市纷纷效仿,流动人口既无法获得流入地户籍也无法在流入地购车,那将是一幅多么怪异的图景,人口自由迁徙又将如何实现!当北京人在其他城市居住却不能在当地购车时,又该作何感想?人口自由流动、户籍平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这种背景下,北京治堵方案中的“限外”措施显得无比扎眼,与其“首善之区”的名分严重不相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