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贸易的反比较优势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 16:15  新浪财经[ 微博 ]

  作者:鞠建东 刘庆 马弘 钱颖一 魏自儒

  贸易争端是中美外交上的热点话题。近二十年来,中美贸易总额以年均20%的速率激增,与此同时,贸易不平衡问题却日益严重。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1989~2000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平均每年64.5亿美元;自2001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对美顺差逐年递增,至2008年已高达1709亿美元!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美国商务部计算的中美贸易差额略大于此,但两组数据均一致表明,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对单一国家的最大贸易逆差,也是中国对单一国家的最大顺差。

  中美贸易严重失衡,其原因是复杂的。如:文化差异造成的两国需求不对等,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并大量出口海外,中美海关对双边贸易统计方式不一致等等。然而,国外政界和学术界都不约而同地将焦点聚集在人民币汇率上。美国舆论暗指中国政府进行汇率管制,导致人民币被低估且升值缓慢,影响两国贸易的公平竞争。此观点颇为盛行,甚至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与讨论,令我国经济与外交承受巨大压力。

  笔者通过对中美贸易政策和数据的深度挖掘,发现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美贸易结构——确切讲是美国对华的出口结构存在着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为:在高技术行业对华出口过少,大量出口低端产品,以及出口结构变迁整体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等。人民币低估或许会造成中美贸易总额上的差异,却无法对两国贸易结构扭曲做出合理解释。

  1、中国一直是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焦点

  多年来,出口管制一直是美国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经济地位的常用手段之一,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发起巴统组织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军事禁运,中国位列其中;随后受朝鲜战争影响,巴统组织专门成立“中国委员会”,对中国实施比苏联和东欧更严厉的禁运政策,甚至连不属于巴统贸易管制范围内的207种物品,也不分级别对中国实行禁运。冷战结束后,美国又主导制定了“瓦森纳安排”,看似是对之前管制的松绑,其本质却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出口干涉政策。近年来,美国对华管制政策时松时紧,几经改革,但积弊难除。2007年,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新的经验证最终用户制度;进口证明与中国最终用户说明要求的修改》,再次对中国进行特殊处理。其中规定:飞机和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导航系统、通讯设备等9个大类产品(详见附表三)被列为“可能增强中国军事实力”的产品和技术,禁止出口到中国。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表面上针对的仅为军工、航天等关系国家安全的产品,但由于产品种类划定的模糊和审批手续的繁杂,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也形成了极大阻碍。

  2、 美国在高技术行业对华出口过少,且明显低于印度等国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高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上具有很大优势;而中国作为正处在经济快速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毫无疑问会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产生很大需求。本着贸易自由与互惠原则,此类产品应是美国对华出口的重中之重,但数据表明它们所占份额很小。

  以2005年为例,美国在其技术含量最高的15种产品上对华出口额共计30.7亿美元(产品明细详见附表一),占当年对华总出口额的10.6%;其中航天设备、计算仪器、诊断材料、计算机存储设备、通讯设备、军械及配件各自所占份额均不超过0.2%,合计不足1%。相比之下,相同产品上美国对加拿大的出口总额为77.9亿美元,对日本出口59.5亿美元,对英国出口45.9亿美元,对德国、墨西哥和荷兰的出口额也均超过40亿美元;中国仅占美国出口总量的4.5%。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本应是美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市场之一,然而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价值与份额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并不相称。

  该问题还可以从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结构对比中得到验证。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比较相似,因而更具有可比性。数据显示,美国在高技术行业对印度出口普遍高于中国。例如:计算机配件、电话电报、电讯设备在美国对华出口中所占份额分别为0.9%、1.7%和0.4%,在对印出口中的份额则为1.8%、3.1%和2.4%,其他产品均具有此规律(见附表一)。15种高技术产品共占美国对印度出口总额的18.1%,显著高于中国的10.6%。此外,美国在计算机配件、搜寻导航设备、诊断材料和计算机存储设备等产品上的对华出口份额均低于对世界的平均出口份额,而在同样产品上对印度出口份额则高于平均水平(同见附表一)。

  3、大量低端产品出口中国

  在美国出口到中国的6000余种商品中,份额最高的十大行业(详见附表二)可粗略分为如下三种类别:(1)民用交通工具、民用飞机、硅晶片集成电路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接近20%;(2)大豆种、未加工棉料等农产品,所占比例约为8%;(3)废铜、废铝、废合金钢等金属,所占的比例约为7%。其中,后两类均属于低端产品。

  在以上各类产品中,美国对华出口占其对世界出口的份额有很大差异。以废金属为例,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超过其对全世界总出口的一半:废合金钢的75%,废铜和废铝的61%均由中国购买。类似的,大豆种和棉料亦有1/3到1/2左右由中国进口。相比之下,在民用交通工具、集成电路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中国进口占美国总出口的比例均不超过15%,民用飞机和ADP及配件等高新技术行业则低于10%。

  由此可见,中国是美国某些低端产品的主要市场,不仅进口数额较大,占美国对世界总出口的比重更是出奇之高。这同样是两国贸易结构中值得关注的一点。

  4、美对华出口的整体结构变迁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普遍认为,美国在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出口优势,如化工、医药、矿物燃料和医疗光学仪器等产业,目前美国生产效率约是中国的2~8倍;而中国则在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出口优势,如纺织品、农产品、食品烟草和各种制品业,中国的平均生产效率要高于美国。

  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美国在其具有出口优势的行业对中国的出口量较少,且增长缓慢,低于两国贸易总量的增长,致使这些产品份额一直偏低,且在逐年减少。具体表现为:美国优势行业对中国出口份额在1989年为24.8%,至2001下降到19.3%,2008年进一步下降到19.1%。其中下滑最严重的是化工产品行业,2008年出口份额为7.4%,仅占1989年的一半。另一方面,中国的贸易优势产业对美出口增长迅速,不仅份额较高,还有明显上升趋势;从1989年的29.4%,增长到2001年的33.8%,至2008年已达38%。其中机械制品(多为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的出口增长最快,1989年仅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8%,2008年则高达19.7%,与美国对华出口份额接近。

  此外,若将中美双边贸易与两国的世界贸易作对比,不难发现:在美国出口优势越大的行业,对中国的出口占对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越少;而在中国出口优势较大的行业,对美国的出口占对世界总出口的比重则越大。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由此可见,中国对两国贸易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诚意,对美出口结构甚优。相比之下,美国则频繁出台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导致其出口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虽然近年来美国宣称要放松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但从贸易数据来看,其出口结构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恶化趋势。

  针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下的中美贸易总量与贸易结构的失衡,笔者从经济与外交角度进行了如下思考:

  1、 对华出口管制,使美国自身经济也蒙受巨大损失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要求美国放松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但基于对中国严重的战略防范心理以及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狭隘眼光,美国一直牢牢握住这把在冷战时期铸造的“尚方宝剑”,从未大幅放开对中国出口限制。这种做法,一方面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直接减少了美国的出口,加重了其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是一把危害两国经济的“双刃剑”。

  中国美国商会于今年5月发布2010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其中引述了对中国商界的一项调查结果:出口管制直接导致美国出口额下降,估计这一数字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从微观角度看,由于贸易管制越来越严格、审批程序越来越复杂,很多中国用户只得打退堂鼓,放弃进口美国产品,转从他国进口。失去广阔的中国市场,最终损害的无疑是美国企业的利益,随即而来的便是产值和利润下降,雇用人数减少,进一步造成社会失业率的提高。

  刚刚结束的美国中期选举,民众又一次表达了对美国经济数据的不满,其中最突出的两大问题便是“经济复苏缓慢”和“失业严重”。在如此环境下,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无疑是美国政府“引火自焚”的行为,害人终害己。

  2、从“汇率保卫战”到“贸易反击战”

  关于“人民币低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这一命题的讨论持续已久,却迄今尚未达成共识。然而,实际经济数据所揭示的中美贸易结构的扭曲,无疑提醒各国政界与传媒:人民币汇率绝不是两国贸易失衡的唯一原因。就连代表美国企业利益的中美商会也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10“白皮书”中指出美国政府过分强调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外界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大合唱”,中国这场“汇率保卫战”打得着实艰难,也使国民经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中国应该主动拿起武器,就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以及贸易结构的不合理向美国争取利益,捍卫经济自由与平等;而不是静待美国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声东击西”的指责。这场“贸易反击战”是时候打响了!

  3、奥巴马政府“出口倍增”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体经济遭遇重创,复苏乏力。为刺激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初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出口倍增”的新战略,计划在5年时间内使美国出口额翻一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并特别强调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若美国希望通过贸易立国,必须重视中国这个贸易伙伴。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总量已近世界的十分之一,却仅占美国出口的份额的5.5%,仍存在很大拓展空间。然而在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对美国低端产品的进口已近饱和,很难有显著增加,因此减少中美贸易差额的最有效地举措便是——加大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

  由此可见,是否能够真正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对奥巴马政府的“出口倍增”政策,及其重振经济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