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约束银行乱收费不能无限期拖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9日 09:05  南方都市报

  公众不满银行服务收费的乱象由来已久,但事实证明银行始终无动于衷。对于银行业无视大众抱怨的傲慢,媒体也多有报道和批评。新华社最近的报道显示,广受质疑的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转账失败手续费等仍在收取。银监会和发改委原先承诺的银行收费新规迟迟不见露面,相关部门对问询敷衍了事,成了银行业滥收费的保护伞和同盟军。

  关于银行业收取服务费的争论,并无多少深奥的道理。银行可以收取相关费用,但收费的程序要公开听证,收费额度要经过公共讨论,并且让收费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然而,这些起码的常识并没有得到银行业的尊重,也被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忽略了。现实表明,银行服务费脱离了正常的轨道,构成对储户的剥削。

  银行业收取服务费已经成为一大盈利来源。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可统计的15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82.92亿元,涨幅达35.13%,商业银行此两项收益的增速普遍超过息差收入。同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于2007年12月及今年9月两次发布的通知表明,银行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的征收额度与银行实收资本及资产总额存在关联。

  由上述信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银行业已经将中小客户列为攫取巨额收益的来源,尽管收费都是打着成本的幌子,可做的是无本买卖,一本万利。二是银监会和发改委等已经通过制订自利的政策,与银行业结成利益关联。银行玩转储户,银监会提供相关政策,既能免除银行资本运营的风险,又能保证巨大且稳定的收成。

  讨论银行业乱收费,现在的重点不再仅是银行该不该乱收费,而是有没有可能从银行业及银监会的合谋中突围?垄断不是唯一的问题,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对垄断的保护,解决银行乱收费的难度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传说中的银行收费新办法就是一个例证。大众本来对这个新规抱有希望,以为它能遏制银行业的冲动,但至少目前还不能遂愿。   

  银行业收费新规是在民怨沸腾时放出的风声,可至今仍是神秘的,被严密地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公众无法知道内容。有资格看到的银行和专家也被要求严格保密。看来银监会是执意要闭门立规,而与其利害攸关的大众则被排斥在外。银监会和发改委躲躲闪闪,不肯对此发表具体意见。从银行业与相关部门的举动看,新规要么根本不新,要么根本就不存在,修订一说不过是搪塞民众。

  由于社保不全,教育和住房支出庞大,民众的安全感很低,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当民众以为靠节衣缩食得来的储蓄可以自保时,却发现银行兀自以种种名目攫取储蓄款项。民众在收费上失去了议价权,其不安全感又因银行业及其盟友的挟持而加剧。收费花样繁多,证实银行业既懒惰又贪婪。

  银行规定了无所不包的收费范围,尤其是将抗风险能力低的小储户裹挟进来,更显出盘剥之广之狠。可悲的是,尽管民众怨声载道,大众媒体反复呼吁,银行业仍我行我素,银监会仍不为所动。是不是利益集团对民生之苦脱敏了,进入不了公共政策的视野,更无法左右政策改变倾向?银行有恃无恐,民众有心无力,这样的状况必须要改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