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扬:研究物价上涨首先必须搞清五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09:5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李海霞)今日,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由中国社科院财政预贸易研究所和国际合作局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举行,人民网将进行全程独家视频图文直播。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在论坛上指出了从价格问题入手来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特殊的重要性。他表示,研究物价问题必须搞清楚五个方面的问题。

  李扬认为,在既有的经济学的理论难以回答当前所面临的以价格为中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命题的背景条件下,特别需要更新我们的分析工具,特别需要脱出以往局限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分析方法,而从微观结合上研究价格和宏观经济形势问题。

  李扬表示,几乎各种因素都会对物价产生影响。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并且为国家宏观决策做出一些有效的,并且能够实施的建议,必须先注意一下五个问题:

  第一、在宏观经济总体来说,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的物价上涨问题。中国长期的高储蓄,就意味着需求是不足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告诉我们需求不足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另外,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动力和主要因素历来是农产品生产和供应不足。但是中国连续七年丰收,农产品价格却涨了。尽管中国总体来说是需求不足,供大于求,但是货币供应又涨的非常快。在储蓄大于投资,在高储蓄情况下,货币供应增长,特别是货币供应增长不是基于财政赤字、工资的持续上涨,那么至少在理论上不应当产生通货膨胀。

  第二、研究物价问题的视野应该更宽一些。显然从宏观层面研究物价问题很不够。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而产生物价上涨,这是在宏观层面上解释物价走势失效的地方。我们需要穿透宏观的层层迷雾,要进入微观层面,进入结构层面去研究。

  第三、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问题。通货膨胀国际传递过程中,不只是说决定于供求基本面的一些因素会影响价格变化、会影响价格传递,还有金融因素也影响价格变化及其传递。现在很多的迹象表明目前这样的情况,物价这样的情况是国际上互相悸动。

  第四、物价变动的金融因素。内金融化学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供求只是非常遥远的一个因素,资金因素影响非常远大。

  第五、价格改革和物价的变动因素需要考虑。中国的经济改革从物价改革开始,改到今天,一些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没有充分的到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