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PI数据与现实感受落差考验政府调控智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 14:20  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11月26日电 (记者 姚玉洁 李亚彪 岳瑞芳)中国明年开始将采用新的CPI权重。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权重将上升,食品类权重将下降。

  中国国内一场关于CPI数据究竟能否反映物价上涨真实水平的争论,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在社会上从未息止过。

  在许多人心中,官方公布的CPI数据与百姓现实中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压力有较大落差,不断出现的质疑对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智慧显然是一种考验。

  “物价跑得比火车都快,我对只有4.4%的CPI有些看不懂。”34岁的杭州人闻小松说,他每月3400元的工资,几乎全部花在不断涨价的生活必需品开销上。

  刚刚过去的10月份,官方公布4.4%的CPI数据尽管创下24个月以来的新高,可统计结果仿佛还无法让一些人满意,那就是真实物价上涨的幅度还可能要高于此。

  中国门户网站腾讯网最近的一项有20万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6%的投票者认为CPI数据和他们的消费感受不相符,物价涨幅远超CPI数据。

  中国社科院有研究人员利用自己的计算推测,在过去五年中,通过人为调整的方式,CPI大约被系统低估了7%。

  虽然官方统计部门很快对此反驳,但“CPI被低估”观点在民间依然很有市场,人们越来越关心CPI的数据构成如何能更客观地反映中国居民消费的现实状况。

  CPI是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近20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变,原来百姓花钱主要用于吃饭,住房不用消费。

  而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认为,现在房价猛升,教育与医疗支出快速增加,理发等社会服务类价格也上升很快,其中不少没有及时、充分地反映到CPI中。

  “社会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导致百姓普遍感觉数据失真。”肖耿说,“CPI的统计方法、样本选取、权重设置都有待修正。”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CPI权重并非人为确定的,而是客观地根据对十几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结果确定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方人士证实了这个说法,统计部门每5年会调整一次“商品篮子”,同时,每年根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数。

  “问题是,统计部门并未向社会公布CPI各项构成的权数调整情况及调整依据,数据又与现实感觉差距过大,导致公众对CPI的准确性质疑不断。”这位人士说。

  很显然,对CPI数据的普遍猜疑,容易放大社会对通胀的恐慌,进而加大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分析人士认为,人们对CPI数据产生猜疑后,就推断出之所以要“调低”通胀率,就是防止通胀失控,这反而加剧了通胀上升的心理预期。

  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上调、央行是否加息等,CPI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肖耿认为,如果CPI数据被低估,容易导致决策偏差,影响宏观调控精准度。

  让人担忧的是,根据多家研究机构预测,随着全球资源能源减少而导致价格日益昂贵,再加上无可逆转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明年上半年中国CPI高于3%的“警戒线”几成定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今年10月CPI应该是阶段性高点,由于翘尾因素影响,预计11月、12月会逐渐回落,但明年会普遍超过3%,因为当前推高CPI的新增因素短期内无法改变。

  其实,CPI并不等于通胀率,仅仅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要考虑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投资品价格指数及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指数等,只不过CPI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其上涨更易引起社会强烈反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表示,在控制货币超发和回收流动性的同时,可以选好“时间窗口”,在一段时间内容忍稍高的通胀率。

  中国社科院也在一份报告中建议,政府对价格控制目标不宜定得太低,可考虑上调至4%左右,以此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创造宽松环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在三季度宏观形势分析座谈会上提出,通胀有两条警戒线:一是通胀率达到经济增长率一半左右时,要适度调整;二是通胀率接近增长率时应采取紧缩政策。

  诸多委员在这次会议上认为,针对中国经济转型期特点与增速,国际上将3%的通胀率作为警戒线不适用中国,应该探索测算适中的通胀目标。

  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长期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速。专家强调,基于CPI同经济增速的关系,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对其控制的目标应该比经济增速较低的发达国家高。

  肖耿认为,中国可针对经济转型期特点,以5年为一个周期,并根据经济增速变化,测算适中的通胀目标。

  但也有专家认为,由于CPI可能持续走高,如果提高政策“容忍度”,会给不少社会公众带来更大压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