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食品价格上涨:通胀的因还是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0:33  第一财经网

  上周五大盘在加息传闻中先跌后升,虽然央行仍未进一步提升基准利率,但准备金率却再次上调至历史高位,预计将再次冻结银行系统约3000亿元资金。此外,国务院也于近日出台针对物价和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的16项措施。这些举措均带有紧缩气氛,市场对加息的担忧恐难在短期内缓解。

  11月以来,高盛高华一直在其针对中国的宏观报告中强调通胀上行的风险,并主张用猛药。在该公司看来,微观上的调控政策以及小幅的货币紧缩(如上调准备金和加息等)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更严厉的货币紧缩措施,通胀率将可能不断上升。

  高盛的分析逻辑是从食品和生活保障物资的价格与通胀的关系开始的。该公司的分析认为,通胀压力是受到了更多基本面因素的推动,特别是7月份以来的政策放松。虽然这次政策放松方向上正确,但力度可能过大。因而包括食品价格在内的价格上涨是政策过度放松导致通胀压力加大的结果,而不是通胀的根本原因。

  限价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通胀预期,但效果也受到一定制约。首先是限价可能被生产企业通过改变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方式转移给消费者,补偿机制不完善的话,供给方也可能在得到补偿后仍然降低供应;其次,如果不在其他方面节流,福利支出也会增加流动性;最后,运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部分商品供应,可能会造成其他商品的短缺和价格上涨。

  高盛认为,治理通胀的手段事实上远比治理通缩的手段多,管理层也完全有能力控制当前的通胀水平,目前只是缺乏宏观紧缩的意愿。此外,宏观经济政策与实际执行的状况常有区别,因此高盛认为,监管层有能力且将会在尚未明显改变政策基调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宏观措施应对通胀,其中可能包括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加快公开市场操作和直接窗口指导。

  至于短期通胀的主要风险,高盛认为是上述工具在使用上的力度不足。比如市场高度关注的明年贷款额度问题。即使总额受到严格管束,但如果季度分配管理不严,银行仍有可能在明年一季度扎堆放款,从而加剧短期流动性过多的状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