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敬琏:制度环境影响中国创新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 19: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深圳11月16日电(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16日在深圳表示,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却步履维艰。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在深圳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这位中国知名经济学者表示,在某些领域,中国已具备参与参加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拳头产业的条件,中国的技术水平接近世界前沿。但如果缺乏必要的经济、法治、社会舆论等环境支持,即便技术很新,过了一、两年仍然难以做大,就会被他人赶超。

  吴敬琏指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和国企不能利用权力垄断市场、与民争利。政府应该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他表示,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象、苗头:各地“一哄而起”。各级官员不是“产业中人”,往往只是照抄上级政府的指令。

  这位学者担心,这会导致投资效率下降,甚至相当一部分投资会“打水漂”。此外,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设立了各种专项基金,这些资金怎样用,也值得研究。

  对于以往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吴敬琏认为,症结在于存在体制性问题:政府保持对土地、信贷等重要稀缺资源的配置权力,以GDP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标准,财税体制缺陷促使各级官员不能不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否则日子就过不下去。此外,要素价格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过低,扭曲甚至鼓励了资源浪费。

  16日举行的论坛上,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表示,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时,不要“新瓶装旧酒”,不要走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各部门形成合力,不要各自为政,以免成熟的技术在推广过程中落后于人、在国际竞争中滞后。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