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消息 本报讯(记者 刘嗣晶)“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苹什么”一系列农副产品今年来轮番上涨,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巨大通胀风险。“如果中国的货币配置结构不改变,汇率制度和利率机制不健全,未来通胀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面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超发货币高达近43万亿元的数据,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市民,规避资产“被缩水”应该借助专业机构参与外汇、黄金等与国际市场挂钩的投资。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了令外界颇感意外的加息之举。为什么货币政策的转向来得如此突然?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央行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次加息,央行是希望向市场释放决心调控通货膨胀预期的意图,以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信号。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中国目前的通胀一方面是国内货币政策太过宽松导致,另一方面是国外资产价格上升、资金流入国内,两面夹击导致的。”谭雅玲说,现在包括加息在内的信贷收紧政策,并不是信贷水平下降的过程,而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过程。
如何消化超量货币?人民币是否会在国际化进程中逐步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对此,谭雅玲并不看好。“其他国家是否将人民币当做储备货币,还要看是否认同人民币。就像现在的欧元,是自由货币,但市场对欧元并不认同。”
谭雅玲举例,健全的汇率制度要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变动,虽然国内二次汇改的目标是如此提,但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盯紧”程度仍未放松。
此外,她认为,通胀很大程度上是货币投放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目前价格上涨的都是粮食、农产品(6.410,-0.17,-2.58%)、食品等农业项目,农业是国内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而国家此前的4万亿投资都投向哪里了?投向了工业。”谭说,如果未来信贷能在结构上有所调整,多往农业上倾斜,将能从根源上解决通胀压力。
33年前,四川的汤婆婆往银行里存了400元钱,当年这笔钱能买1套房子、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香烟或50瓶茅台酒。今天,汤婆婆取出这笔钱,连本带息835.82元,仅够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或1瓶茅台酒。”
——成都媒体对汤婆婆的报道,近日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被疯转。不少网友感慨,钱存银行追不上物价,昔日可买一套房的400元钱,如今只抵一瓶茅台酒。
昔日一套房今天一瓶酒
唯买黄金和股票抵御通胀
此前,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话音未落,四川阿婆33年前存款400元连本带息仅835元,便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理财课。
33年里人民币货币贬值6倍多,手中的钱有什么办法可保值增值呢?理财专家说历史告诉我们,要抵御通胀只有两个办法,买黄金或者是股票。
买黄金,按照纽约商品有一个COMEX黄金,这20年涨了2.66倍。如果是在中国买黄金,则更赚钱。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收购黄金的价格是48块钱。2009年12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牌价每克244块钱。过了20年,涨了5倍。扣除通胀,实际收益率为80%。
买股票,1989年开盘是96点,过了20年到了2009年底,上升了24倍,实际上增长了12倍。扣除通胀,每年还可以增长50%。因此,只要买指数型基金,便可以战胜通胀。
而如果你去存钱或者买国债则可能无法战胜通胀。因为存银行赚的是“负利率”,存得越多实际贬得越多;而买国债这20年来也是负利率。
在通货膨胀预期再次抬头的今天,别去嘲笑汤婆婆,听,有网友说了:“哼哼,再过三十年,你现在的财产,会怎样”……本报综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