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真诚:央行还应多次加息以促使房价合理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09:59  重庆晚报

  □陈真诚  著名房地产专家/全经联常务理事

  10月19日,央行决定自10月20日加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这次加息,其主要动因点,一是通过收缩流动性以打击通货膨胀,二是施放深化房地产调控的信号,以促使房价合理下降。

  事实上,9月CPI同比高达3.6,连创23个月来的新高,通货膨胀压力日增,而这一数据并不能反映出通货膨胀的真实水平,现实通货膨胀水平远要高于此,加息0.25(一年期以上贷款只有0.2),打击通货膨胀的见效或不会太大。

  目前,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严控开发贷款,不少企业普遍遭遇资金短缺压力,纷纷转向民间借贷或集合信托等非银行渠道融资,于是,民间融资利率高涨,比银行存款利息要高出许多。这样,在负利率下,老百姓纷纷把存款从银行搬家出来,通过私募、私人借贷、购买理财产品等途径进入了私人借贷、房地产集合信托等民间融资,最后流向房地产开发贷款,与政府的调控政策形成对冲,或将使调控难见成效。

  这次非对称性加息,政府过于偏重提高存款利率,2年期、3年期、5年期各分别加息0.46、0.52、0.60,均较0.25有大幅增加。而在贷款方面,1至3年期、3至5年期、5年以上期均只加息0.20。由于开发贷款主要是1至3年期,而购房贷款则主要是5年期以上,其影响确实有限。这样,不但对打击通货膨胀的效果有限,而且在扭转负利率方面的作用也不大。

  这样的结果将是,一方面,依然严重的负利率还将导致大量存款从银行搬家出来,通过非银行贷款的民间融资渠道进入房地产开发贷款领域,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降低降价促销的动力。另一方面,可能再次继续支撑房价预期。在这二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少人士依然质疑调控的最终成效,看好市场预期尤其房价预期,认为房价还可能继续上涨。于是,在部分地区,还是出现了市场依然相对火爆、成交依然可观的局面。

  如此看来,央行还应该继续多次加息,至少要让负利率转正。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