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沈洪溥:限购令何以没能立竿见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 08:24  南方都市报

  摘要:国庆之前突然空降的“国五条”极大地震撼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各地闻风而动,出台了不少地方办法。“限购令”就很有代表性。迄今,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均出台了限制购房套数办法,明令一个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房。

  ■经济人之沈洪溥专栏

  国庆之前突然空降的“国五条”极大地震撼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各地闻风而动,出台了不少地方办法。“限购令”就很有代表性。迄今,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均出台了限制购房套数办法,明令一个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房。

  看上去,“限购”将打击买方人气,并可能造成量价齐跌的结果,但在事实上,“限购令”却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除了确实压制了部分潜在需求之外,也需要重视其短期刺激成交、抬高价格、无助供给等负面作用。

  地方政府此次贯彻“国五条”以“限购”为先,起因在于此次中央政府调控文件中的严厉措辞。此前,自上而下的调控政策虽也赋予地方政府权限内的“限购”手段,但表述时往往采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这类语气温吞的说法,给了地方政府极大的操作空间。例如,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将限购住宅套数规定成三套、五套,乃至可以认为本地实际情况并不适用于“限购”手段。但在国庆前的文件中,以上漏洞被一次堵死,内容升级为“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购房套数”,从“可”到“要”,同时删去了“临时性”提法,严厉程度不容置疑。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各地的“限购令”纷纷出炉。目前看,房地产泡沫最为严重的几个一线城市均已做出明确姿态,出台了本地版本的“限购”政策,在个别二线、三线地市,如北京周边的河北三河、固安等也有跟进者,总体上,“限购令”正不折不扣地逐步得到贯彻,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限购”之后,打压楼市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的效果却很难用满意来形容。

  在上海,10月8日,上海新建商品房成交量超过1000套,与9月最高单日成交量持平,长假后第二天,10月9日的成交量虽有所滑落,但也超过了700套。而到了10月10日,上海商品房的成交量竟然已经轻松突破了800套。在北京,目前虽然成交趋降,但价格涨幅丝毫不差。以国庆期间开盘的北京五个住宅项目为例,平均成交价为22753元/平方米,与九月20131元/平方米的均价相比,上涨超过13%。

  在还未实行“限购令”的地区,则已成风声鹤唳、需求暴增之势。以广州为例,从有传闻流布开始,广州市一手住宅网签量开始节节冲上新高,10月7日365套、10月8日775套、10月9日1153套、10月10日1483套……    

  事实证明,“限购令”的负面作用实在不可低估。一眼看去,就至少有直接造成需求恐慌、间接帮助楼价冲高等问题。而且,在现实操作中,对于限制外地购房的实际效果而言,一旦出现夫妻双方均不是本地户籍人口,又不在本地办理结婚登记,同时也没有在信贷征信系统中显示已婚记录和配偶身份信息的情况,作为“限购令”的执行单位——— 房地产交易登记主管部门将很难查询到真实的购房情况。即使采用向各地民政部门发出查询函,查询申请购房者的婚姻登记和户籍情况的办法,也多是劳神费力,效果极差。何况,部分炒房客还有可能会以父母和岳父母的名义买房,而那些大规模炒楼的购房者,甚至还可能以公司法人名义买房。一言以蔽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本来用心良好的政策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呢?

  必须看到,“限购令”的尴尬处境,和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遭遇颇多类似之处,其问题逻辑一以贯之。说白了,就是行政力指望靠单纯打压需求,来省时省力地控制价格涨幅,充分满足短期内机会主义的政策目标,就必然要遭到市场的反制。

  国内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从2005年年底起涨,到2008年年末稍息,2009年年中开始再次疯狂至今,有关部门之所以错过了一个又一个上好的时间窗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从没想过真要提供给市场足够的供给。我们很难想象,一边是挤牙膏一样供地、蜗牛速度建廉租房、人为给保障房设计“多轨制”,一边就能够通过限制购房套数管住价格。

  总而言之,解决不了供求问题,就根本谈不上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乱象。庞大的自住、投资和投机需求只要无处可去,即使将来搞出夫妻双方、父母两代三个家庭限制购买一套房,也是于事无补的。(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