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洛华:央行不能继续做出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5日 02:19  中国经营报

  周洛华

  世博会真有许多新鲜的玩意儿,其中之一便是时间胶囊。把记录我们今天世界的信息,存在一个胶囊内,留给未来人类去拆封研究。我受此启发,打算给未来的中国金融学者写一封信,把我今天的真实想法(无论多么荒谬和幼稚)记录下来,以防止将来的学者对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大惑不解。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今天即便挖开了曹操墓,其结果不是解决了困扰我们的问题,而是产生了更多疑问。

  遗憾的是,我既不知道这封信合适的收信人,也不知道对方应该在哪一年拆开阅读。但是,我很快原谅了我自己,因为我如果今天就知道我所预测的事件将在未来哪一年发生,我近似于构建了一台财富永动机。而这,对于我这个二流学校的三流学者而言,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我只能先记录下我猜测未来10年中国金融业可能遇到的挑战中源自于我们今天时代的根源,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是否最终会发生,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生这些事情,因此,我同时也记录下了我的无知。

  首先,我请求201×年乃至今后许多年的中国学者不要谴责我们今天留下的巨大隐患。是的,我们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然后享受了将近10年的繁荣,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并没有影响我们这一代人把玩名贵奢侈品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己无法处理的一系列问题全部留给了你们。好在小平同志说过,相信今后的人比我们更有智慧。

  从2002年回国开始,我就一直在呼吁人民币要对美元升值,防止被美元拖下水去。但是,当时一边倒的舆论是这样的:人民币升值就是中了美国人的奸计,而且相同的阴谋在10年前已经击溃了日本的繁荣,我们绝对不能升值,谁主张升值,谁就有可能是境外反华势力的代言人。我虽然写了一系列主张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文章,但是大多数无法发表。

  后来的几年时间里,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随着美元一起贬值,而我国的房地产出现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虽然国内出现了负利率的情况,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继续确保“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和美元保持稳定”。直到我们堆积起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之后,我们才开始允许人民币升值。遗憾的是,当我们开始升值的时候,全国的房地产价格平均已经比2000年涨了6倍,全国房地产总市值已经相当于全国GDP的两倍,这大致相当于美国次贷危机泡沫破灭前的水平。问题在于,我们和2008年的美国,1988年的日本一样,被无比灿烂的繁荣所绑架,我们只能享受繁荣浪花的托举而无法应对任何下跌。因为,我们没有对冲工具,我们无法让金融机构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保持资产不受损失。

  在此之前,我们还把稳定到了几近僵化的汇率水平保持了将近10年,期间,无论美元如何涨跌,人民币始终对美元保持着8.2765:1的水平。整整10年时间里面,我们的央行就扮演着一种类似公司出纳的角色,每收到一美元,就发出相应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最终,当这个机制被迫结束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其实连人民币的货币发行机制都还在探索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这和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还不一样,我们是一面加速发展并积累财富,一面推迟在事关整体繁荣的关键问题上的改革。导致市场不得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待形成”、“人民币发行体系仍待探索”、“人民币币值的确定尚需时日”等重大问题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被迫对各项资产给出定价,其中,房地产成了没有对冲工具而杠杆化率最高的行业之一。

  我曾经建议推出可供申购赎回的房地产实物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编者注),结果我的建议石沉大海;我曾经竭力主张在明确做空房产成本之前,对于买房者的按揭贷款和开发商的开发贷款都要慎重,我发出的建议杳无音信。我感觉这些年来,大家都在乐观地谈论中国经验,都在乐观地挥霍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自豪,都在堆积我们对于整个中国经济体系的无以复加的信任。这些乐观、自豪和信任最终使得我们没有对繁荣中潜在的种种风险作出足够的反应和预防。

  10年前,我们战战兢兢,抖擞精神加入世贸组织,现在我们却发现自己比10年前更依赖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更依赖于投资对经济的刺激。国有企业,无论其效率的高低,其市场地位远高于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水平;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无论其效果如何,都比我们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前强烈得多;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无论官方媒体怎样否认公务员灰色收入,依然创出新高;我们比10年前更依靠政府发挥作用,也就必然要承担更高的税收,更大的赤字和财政开支,更强大的国有企业影响力,这些难道不正是我们开始市场化改革之前企图扬弃的东西吗?

  我相信,加快建立人民币发行机制,巩固汇率改革,推进分配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生活的努力永远都不会太晚。我是背着同龄人给你们留下这封信的,如果他们知道我把造成你们今天可能遇到的困境的直接原因指向了我所处的时代,我可能成为“时代的弃人”。我并不担心由此遭受更多嘲讽和诟病,我唯一内疚的是我不能给你们留下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们可能被迫在冰冷的河水中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