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端对话:金融危机后海外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 14:29  环球时报

  金融界网站讯 9月10日,2010年首届中国企业海外拓展峰会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召开,金融界网站为您全程直播。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隆国强,复星高科技集团品牌发展部总经理张亦农、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副总经理史青科、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丽蝉、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负责合伙人吴正希进行了对话。

  

  高端对话:金融危机后海外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他们的演讲实录:

  夏友富:07年以来,美国债务危机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形成了世界危机,这个危机现在还没有走出。海外市场拓展有很多机遇和挑战,如何看待海外拓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这里有五位嘉宾发表高见。首先邀请隆国强同志谈谈他的看法。

  隆国强:大家好,非常荣幸来参加会。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我们看到每场危机实际上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意义是不一样的,危机中同时蕴含很多危机,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相对来讲,我们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可兑换,起到了防火墙作用,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金融体系、财政体系相对稳健,企业运营状况相对良好,意味着这场危机对中国和中国企业来讲是机遇大于挑战的。这个机遇有很多,今天我们不能展开讲,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面也存在很多机遇。这场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一个是原来我们想买买不到的东西现在可以买到了,大家可以看到危机爆发之后很多曾经很大很好的企业被中国企业获取了股权甚至完全买下来。还有原来可能也能买到,但要花很多钱,市场价值很高,危机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金融市场动荡,对有准备的企业来说得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这些公司。首先要明确你到底想要什么,不能因为便宜才买,而是你买了之后可以获得什么。这次危机我们中国企业要获取相应的技术,第二有价值的海外资产是国际品牌。中国政府一直倡导打造中国的国际品牌,但大家知道,打造一个国际品牌谈何容易。通过海外并购是一个获取国际品牌的捷径,这样我们企业可以分享品牌带来的效益。比如说江苏的民营企业出口电钻,危机爆发之后出口量下降了80%,但利润翻了好几倍,就是危机爆发之后并购了曾经为之待工的两个品牌,不仅仅是继续得到待工的非常微波的加工费,还可以分享品牌带来的利润。再有比较重要的是获取海外渠道,这对中国来说一直没有破题。再有大家讲的最多的是资源,危机爆发之后资源价格和资源公司的价格大幅度下跌,我个人角度看,现在我们不能太多的放手到海外并购资源,因为看看资源长期走势,过去六、七年时间,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恰恰对中国对资源快速上升有密切关系,如果往长远看,未来可能初级产品会一直保持高价。

  当我们看到这些战略性、百年一遇的机遇的时候一定要看到海外的风险,企业看到的是企业并购市场准入的风险,其实更多的风险是买到以后整合企业的时候,要注意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国际化不高的情况下,海外风险要高度关注,使走出去的先驱企业不要成为先烈。

  张亦农: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全球机遇产生,我们知道全球经济在探底,但也要正式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首先是品牌问题,第二有没有国际化人才,必须有当地人才,他们才是推动我们事业的基础。同时还由当地的法律、政策、文化甚至当地的市场以及包括是不是有足够的资金运作这些事情。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不能说一口吃个胖子。我们在国内做了很多投资,比如医药、矿业、零售、金融等等,管理资产近千亿,去年利润达到45亿。但我们走出去也非常慎重。我们和全国最著名的私募基金公司一块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共同的捕捉机会。我们也在做一些常识,比如和欧洲最著名的俱乐部做战略投资,共同开发全球市场。我们要决定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在想有这么多投资机会,到底什么是我们所关注的呢?是价值投资,能不能创造新的价值。首先我们是不是可以围绕已有的产业投资,第二我们非常关注要有成长动力,全球有很多机会,但什么在五年十年之后依然高速发展,如果捕捉这样的市场做投资会更有机会。此外是消费升级的领域,受益于内需增长。第三方面是不管海外资本多便宜,如果不能受制于中国成长、发展,我们也不会碰,我们会捕捉被低估,受制于中国增长的产业,利用我们在中国的经验带动起来。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讲这些概念是什么呢?我们在全球经济形势下,并不是每一块项目都是我们支持的,我们要挑选最适合的点,既是机遇也充满了风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夏友富:谢谢,我们看到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大增,金融危机面前,和后危机时代,汽车产业角度考虑,是不是还有那么多机会,还有哪些挑战,下面有请史青科先生谈谈。

  史青科:非常有幸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这对我们做对外的是经常聊到的话题。这次金融危机对汽车行业可以说是重创,而对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沾了很大的光,在于我们国家发展状况很好。温总理一个四万亿,使中国经济为之提振,各个相关产业、价值链一系列的联动。使去年中国整体销售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国,今年来看应该是1500万辆左右,四季度有可能是放缓的量。我们海外出口应该已经走了第11年了,原来我们部门是国际贸易,是从简单的接单开始做起。现在股份集团控制,我们早就应该升级为国际公司,我们现在是国际部,涵盖了对外工厂建设、组装等所有工作。我们对这个危机是这么理解的,首先它的机遇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快速发展的过去十年的汽车出口,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些数据,非常快,基本每年都是翻倍的走。我的人员、素质、组织结构完全跟不上业务量,所以说这个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调整的时间,我们去年出口和销售金额、数量都有大量的下降,这个时间我们坐在那里认真思考未来五年十年应该往什么目标前行。我们不但梳理了市场、产品和公司内部。这次金融危机这方面看是好的,同时今年上半年业务开始复苏反弹,非常快,到现在已经是三万多台车出去了,反弹的原因是我们这个品牌经历住了09年金融危机的洗礼,所以才有金融危机后的迅速反弹。第二是投资,对我们来说,我们是真正需要投资的,一个汽车品牌真正国际化,没有本土化的生产组装甚至融入本土化的设计元素,满足当地的特殊要求。比如在俄罗斯,天寒地冻,所有车都加上电热的系统,这是对当地市场的技术改进。对外投资我们对标现代,现代有七个地区性公司,我们也计划在英国、南非买房子,金融危机使我们付出的资本大量减少,所以我们付出的成本在降低。当然说挑战更多一点,第一是保护,地区的保护、国家的保护,不但在市场、政策、关税甚至还收发展税。同时还有技术的挑战,面临着很多保护门槛,这使我们对自主创新、科技的投入也不断在加大,你必须要自强不息,所有钱和人力投在这上面才有发展。另外金融的挑战,金融危机导致了银行直到现在还没有苏醒过来,还是非常的谨慎,尤其是对中国品牌,对我们品牌不信任,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还有一个挑战是人民币升值,这是不可避免的挑战,而且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挑战,罢工工会、政策、法律法规等等。我就说这么多。

  李丽蝉:各位朋友大家好,我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各位业界人士、专家学者探讨海外拓展这个问题,其实小肥羊公司作为餐饮连锁企业,是创立与1999年,国内外店面近500家,其中海外有25家,分别在美国、日本、加拿大、阿联酋、印尼,还有香港、澳门这些地方。我们的海外拓展是从04年开始的,小肥羊在香港铜锣湾开展了海外第一家店面,通过六年时间的探索,可以说小肥羊作为中餐连锁走向海外的探路者(300005),基本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也是很适合中国餐饮企业的一条路来,应该说小肥羊公司第一家以品牌化走向国外的企业,向海外拓展当中有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一是我们的软势力,也就是说公司的品牌,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小肥羊公司在没有向外扩展之前就已经在国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目前为止走向国外的店面全是以品牌化的方式走出去的。第二是尊重,向海外拓展,首先要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饮食习惯,包括当地的风俗人情、道德规范、法规规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的认可。第三是关注,你要关注本地区、本国家的饮食习惯、消费习惯、潜在需求等等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消费者行为。因为作为国内本土品牌,我们也不是全盘照搬出去的,这里也有一些改良、革新,这些都是适合当地需求的。比如说口味改革、环境变化、经营模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另外要因地制宜,中餐走出去遇到的最大问题和挑战一是同业化问题还有管理人才问题。管理人才输出我们在很多国家也有一些壁垒,所以我们在许多国家实现的是管理的本土化,也就是说把我们很成功的商业模式通过本土化的管理,实现当地的优势转化。另外是公司经营模式上、经营方式上,我们有直营模式,也有加盟模式,还有合资经营模式,多种经营模式同时并存的。通过这几种方式,比较可喜的是小肥羊作为中餐行业的探路者,没有成为先烈,目前仍在稳步的向前发展。

  夏友富:最后一个发言者是吴正希女士。

  吴正希:谢谢环球时报给我这个机会,今天每位嘉宾朋友在实践当中、生活当中已经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我很简单的说一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可能是从07年开始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一直到今天是2010年,三年以来有了比较大的世界动荡就是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当中,大家很清楚,是一个抄底的时间段。整个世界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阶段,反而对中国企业来说,机遇是比较多的,这个话怎么讲呢?虽然在金融危机当中有很多公司估值比较低,竞争对手比较少,但大家看到两个事情,第一对中国海外并购来说,很多走出去的都是大型企业或者中型的民营企业,如果你是一个很大的中国国有企业,在整个做几十亿美元交易过程中,你没有一个竞争对手,孤零零在世界上一个人,你做了古书估值模型,得出一个数字,你是不是能非常有信心的说这是最好、最合理的价格呢?其实并不是。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有一定的竞争对手对交易的投资方来说,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很多时候,尤其是对估值来说是提供了一个侧面的参考,这是一个有利因素。第二有利因素就是我们走出金融危机,在很多发达国家,当时由于金融危机,很多目标公司资金链断裂,不得已走破产程序,破产程序一旦进入,所有东西都是由法院一步步走的,中国公司是无法轻易接入的。但虽然金融危机的走出,很多目标公司的投资方、融资方等等给予了这些公司一定的融资便利,使得这些公司暂时获得喘气的机会,这时候其实中国企业获得了可以并购他们或者可以投资他们的商业机遇,而不是我们金融危机当中,其实有一些企业是很适合并购,只是由于他们一但走入破产程序,我们是无法接触到的。所以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提供的抄底机会,但走出金融危机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健全的投资环境,在一个世界平台上走的比较稳健。

  当然挑战的话可能比机遇更多了,竞争对手多了,价格高了,当然还有各位嘉宾说的,对于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背景的公司,在一些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非洲,其实可能都有当地政府当地投资环境的不同声音,有比较反对的声音,这时候当然是一种挑战。但从我做的这些并购案例来说,中国公司学习的非常块,做的非常好,怎么讲呢?我们也在适应时代的变化、投资环境的变化,比如我看到中国公司如果能预期投资,可能在当地产生的反响,比如非洲、南美,很多公司利用了跟当地政府合作方式,在当地建学校,获取当地政府、民众的支持,或者说跟一些西方的投资方组成一个联合体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当地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或者大型国有企业不利的、有些偏见的情况,这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当中摸索的一些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夏友富:谢谢各位嘉宾,大家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提问:关于国际化人才的问题,我想知道有什么好的策略吗?因为根据我观察看,中国和欧美文化差距很大。

  张亦农:我们是一个投资控股公司,所做的业务有很强的技术背景,我们一般选择是选择当地的人才,如果我们做美国市场开发,肯定找在美国有工作、生活过的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作为我们合作伙伴。我们品牌口号是汇聚人的成长力量,一方面是汇聚各方面人才力量,是很开放的文化平台,也许是家就在海外,或者有国外背景经验的人,都是我们非常欢迎的。

  提问:小肥羊为什么海外拓展是当地人员还是海外当地的?

  李丽蝉:这是管理的本土化,公司处理核心技术,因为小肥羊火锅底料是历史配方,这是国内统一配送的。管理方面是管理本土化,聘用当地管理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基本也是本土化的

  夏友富:这次金融危机确实为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主要是看企业有没有很好的战略。另外人才也是很大的问题,张总的观点非常值得讨论,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发展机遇很好,以中国为保证寻求国外的发展和配合。还有人民币升值问题,这有很大的压力。

  李丽蝉:国外口味确实有变化,但火锅底料配方是不会变的,目前我们有一个火锅底料生产线,在包头。但国外用的肉不是小肥羊的,我们用的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羊肉,我们和这两个国家正在磋商,建立合作的工厂或者合资工厂,使羊肉按照我们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另外小肥羊这几年产品输出、商业模式输出的同时非常注重要打造的是中国文化。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势力的增强,包括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使我们国家餐饮文化越来越多少世界友人的认可,小肥羊的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的认可,希望更多企业加入到走出去的行列,共同形成合力,把中华民族餐饮文化发扬光大。

  夏友富:谢谢五位嘉宾的合作,完成第一阶段的对话。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