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勇:现在若以加息抑制CPI无异南辕北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 09:52  人民网

  目前这轮CPI上涨压力,更多是市场供给不足造成的,因为年初以来连续遭遇极端灾害天气,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和减产,再加上国际上一些农产品出口大国也遭受严重的旱、涝、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这种原因引起的CPI上涨往往不可持续。而在这种情形下,加息等压缩需求的办法,既增加不了市场供给,又与当前我国促消费的政策相抵触。

  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在“牛津中国财经论坛”上称,零利率可能导致银行减弱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可适当管理利差,提高银行积极性。这番话再加上8月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于是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敏感解读和演绎,尽管说法很多,但精髓不外乎一条,即央行将会很快加息。但笔者要在此重申,目前根本不是加息的时间节点。

  有些学者可能对周小川行长的讲话产生了误解。因为周行长适当管理利差的观点,主要是针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政策而言的。数据显示,美国银行业在去年末贷款余额同比下降了7.5%,是自1942年以来下滑幅度最大的年份。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自2007年9月开始降息,将利率由5.25%降至2008年底的0至0.25%。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救助政策虽然帮助银行维持了稳定,但由于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大幅下降、居民信贷需求不强,银行新投放贷款仍在持续负增长,严重影响了银行未来的盈利能力。而中国央行自2007年12月以来就没有加息,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但也比欧美和日本的基准利率高得多(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美联储以及日本银行目前都分别维持1%、0.5%、0-0.25%以及0.1%的基准利率不变)。所以,用周行长的观点作为加息的依据,似乎有些捕风捉影。

  加息不能缓解供给不足型的物价上涨。要知道,目前这轮CPI上涨压力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因流动性过多而造成的需求过剩引致,更多的还是市场供给不足造成的,即主要受年初以来连续遭受极端灾害天气影响,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和减产,再加上国际上一些农产品出口大国也遭受严重的旱、涝、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为此,农副产品库存下降和配货不及,遂使市场上粮食、猪肉、蔬菜价格上涨,近两个月CPI连超警戒线。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8月CPI分别为3.3%和3.5%,而CPI中的新涨价因素主要是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8月,食品价格上涨7.5%。我们知道,CPI的高低就是需求与供给平衡后的结果反映,上述情况造成粮食以及其他农副产品供给减少,从而打破了平衡,自然会形成CPI的上涨。不过,这种原因引起的CPI上涨往往不可持续,很快会回归到常态。而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通过加息等压缩需求的办法来抑制CPI有可能是南辕北辙,既增加不了市场供给,又与当前我国促消费的政策相抵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