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荣融的三大功劳与三点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 16:20  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谭浩俊

  在经历了数次离任传言以后,李荣融正式卸任国资委主任。

  作为首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他的任职期间,是曝光率很高、受关注度很强、引起争议也很多的一名政府官员。在他的任期内,有关他的新闻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言论,也经常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甚至很多议论都是直指国资委、直至李荣融本人的。

  然而,当他正式卸任国资委主任以后,我们却惊喜地发现,舆论和公众对李荣融的评价,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称职”、“干实事”、“干得不错”、“实干领导”等字眼,成为了舆论和公众对李荣融评价的主流。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评价李荣融在任职期间的表现呢?笔者认为,可用“三大功劳、三点遗憾”来概括。

  从功劳来看,首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李荣融履新之时,正是“国退民进”最热闹之时,社会对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质疑声十分强烈。李荣融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另一方面,则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监督力度的加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他的任期内,不仅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监管条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各项措施、规范产权交易的各种办法以及禁止经营层收购的具体规定,同时,建立健全了省级、市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开展了县级国有资产监管试点,形成了比较完善、覆盖面比较完备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第二,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一点,从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不断增多也可见一斑。

  第三,有力推动了央企的重组整合,推动央企的重组整合、做大做强。央企户数已从国资委成立时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23家,今年有望减少到100家之内。而李荣融的最终目标是80家。虽然央企重组整合还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但央企重组整合步伐的加快,还是对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央企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仍旧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方面,进展还不够理想。一方面,对垄断行为的控制和约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虽然实现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如开放民用航空领域、对油和气的供应和生产引进民营资本等,但从总体上讲,国企对市场、资金等的垄断现象没有改变,民营企业也未能真正进入这些行业,以至到目前为止,民间投资者仍徘徊在垄断行业之外;另一方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央企仍停留于“半政半企”状态,在高管任免、人才引进、内部管理、奖惩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突破,造成企业无法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也难以避免资产损失、腐败等行为的发生。

  第二,在央企的薪酬管理方面尚没有找到符合企业实际和公众接受度的办法和措施。如果说公众对国资委及李荣融本人有什么不满意的话,央企的薪酬可能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个问题。虽然国资委竭尽全力在推进央企薪酬改革,但是,迄今为止,没有找到一条比较好的通道,央企的薪酬问题,仍然是公众意见最大的问题。

  第三,在如何防止央企决策失误、投资损失和贪腐方面缺乏最有效的保证措施。从国家审计署每年对央企的审计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次不存在大量的违反乱纪和决策失误、贪污腐败等问题。虽然国资委逢会必讲、逢问题必查、逢责任必究,李荣融本人也多次痛斥此类现象;但是,这类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说明在现行体制下,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太大;另一方面,说明国资委在推动央企改革和制度健全方面还缺乏力度、缺少办法。这也是李荣融留给继任者的一大难题。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