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宏
东北财经大学教师 博士
中房协“上书”,表面看上去是忧国忧民,实质不过是“维护行业利益”的杞人忧天。
据媒体报道,8月12日,中国房地产协会(以下简称“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该建议的主要理由是,国家刚刚出台的房产新政正在执行,购房人和开发商的预期也正处于变化之中,大家的预期都非常混乱,如果再频频出台新政策,将使市场预期更不清楚,影响市场供给,在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供给量下降将影响明后两年的房地产市场。
此报道一出,立刻遭到舆论和民众质疑。据一门户网站调查,近八成网民反对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调控政策,且认为目前的新政远未达到调控目标。不少经济学家也对此提出反驳意见。比如,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GDP从年初预计的12%下降到预期增长9%,是经济增长正常回调的结果,“不要拿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GDP来吓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称,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楼市调控有可能影响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但这是调控的必要代价。这些意见值得肯定,但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中房协的建议为什么是杞人忧天?
按照中房协的说法,当前“市场预期混乱”的表征是,房屋交易量在迅速下滑,且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相应后果是,土地供应不足和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将可能成为影响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大问题。支持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供应完成计划还不到三分之一。上半年40个重点城市的房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在土地购置面积上,8个城市出现同比下降,其中深圳同比下降99.7%,而在土地开发面积数据中,9个城市下降幅度超过50%。中房协言之凿凿,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倘若问一句:房屋交易量下滑就是市场预期混乱吗?其说法将不攻自破。
当前房市最显著的特征是“价滞量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月缩小1.1个百分点,环比涨幅则未能延续回落势头,与上月持平;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4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4%,环比下滑29.7%;商品房销售额3066亿元,同比下降19.3%,环比下滑30.7%。这些现象表明,房市调控政策效果已经持续发挥效用,购房人持币待购、观望情绪浓厚。换言之,购房人依然认为当前的房价过高,预计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这种状况恰恰表明购房人相当理性,何来预期混乱?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同样表明开发商预期未来房价不乐观,不敢轻易出手,开始从跑马圈地的“狂热”中回归“理性”。而土地供应不足表明,地方政府对未来的房市还有点举棋不定,“惜售心理”比较严重。但是,倘若中央政府执行房产新政的决心不变,地方政府也必定会逐步“理性”起来,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增加“低价土地”供应。概而言之,当前的房市可谓是相当理性,中房协竟然判断是 “预期混乱”,错在颠倒因果、指鹿为马。
中房协“上书”,表面看上去是忧国忧民,实质不过是“维护行业利益”的杞人忧天。这一方面说明,房市调控到了深度博弈期,防止相关利益集团的阻挠将成为房产新政执行力度的重要考量;另一方面说明,房产新政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如此才能真正防止市场预期混乱,不至半途而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