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和投资正常增速,工业增速虽然较为疲软,但放慢的速度开始趋缓,但中国的通胀出现加速。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功臣——投资,最近几月出现了略微走低趋向,前7月城镇固产投资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当前政府刺激计划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当前为政府投资提供战备资源的银行系统,目前面临不良资产反弹和补充资本金的双重压力,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日益逼仄,投资可持性面临挑战。至于民间投资方面当前虽有所增强,但民间投资当前既面临着内外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压力,又面临着融资获取能力不足等问题。
数据显示7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比6月回落0.4个百分点。若剔除3.3%的通胀因素,7月消费同比增速为14.6%。当前消费增长得益于财政补贴式的消费刺激,但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布格局和增速不发生显著变化下,消费刺激带有“拔苗助长”之虞。
至于7月份的外需,亮丽的进出口数据恰恰遮盖了外需市场的不确定性。外需数据亮丽与7月份的美元走势关系密切,7月份美元相对欧元等贬值了大约13%左右,这意味着考虑到美元贬值问题,以美元计价的外需数据遮盖了外需不确定性。同时,7月份进口增速回落至22.7%反映国内经济增速回落与外部贸易条件恶化的态势进一步确认。前7个月一般贸易项下的逆差达到318.7亿美元,而加工贸易则顺差为1672.1亿美元。显然,在以加工贸易主导的贸易结构下,进口既是国内需求的函数,也是出口的函数,进口同比增速下降意味着内外市场都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压力。
事实上,当前欧盟压缩赤字、刺激出口的政策组合,正在压缩中国在欧盟的市场空间,恶化中欧贸易条件。同时,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其出口倍增计划,也给中国外需市场埋下不确定风险。
同样需要引发市场警示的是通胀蓄势已毕,正在拾阶而上。7月CPI再次超越3%调控目标至3.3%,预示今年防通胀的任务将相当艰巨。当前食品价格对通胀的助推相当突出,但食品等价格的上涨只是当前通胀的结果而非原因。从官方数据看,猪肉和鸡蛋价格在过去一月上升幅度超过15%,目前仍处在上升通道中。夏粮歉收包括国际范围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中国CPI在未来数月可能仍然面临较大的上升压力。至于外界盛传的“通胀见顶说”并没有可靠依据。
当前通胀风险已经到了不得不防的状态。当前M1依旧维系在20%以上,通胀的货币供应量因素并未缓解。货币乘数并没有因为M1和M2的回落而下降。7月人民币贷款5328亿元,同比增多1637亿元,加之考虑今年以来井喷的银信委托贷款(仅上半年就达到1.3万亿元),信贷所推动的信用创造依然十分突出。
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宏观调控部门首先应该容忍经济增速的回落,同时应该逐渐摆脱,并克制加码经济刺激计划。其次,即切实有效加快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实现以减税增效为主的休养生息式财税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尽快推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的政策组合,适度提高利率水平,以改善通胀预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