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待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01:55  第一财经日报

  社论

  昨天,本报以一种非常规的新闻操作方式,公布了1457宗闲置土地的全名单。公布这份名单的原始动因,昨天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这是一家富有责任心的媒体的本分,是一群新闻人受内心使命感的驱使。

  名单公布之后,业界热议,社会热议。面对当下的土地闲置问题,感慨者有之,愤懑者有之,提建议者亦有之。很多人都强调,这个问题不重视不行,不解决不行。其中尤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些业内人士与读者的反馈情况看,这么一份内容如此翔实的文件,却仍然没有覆盖所有闲置土地的情形。换言之,1457宗土地闲置名单仍然不“全”。

  比如,此前不少媒体已经报道过的闲置地块,在名单中并未见到踪影;比如,一些地方居然呈现出的是零闲置,这明显与事实不符——业内人士指称,某些闲置了多年的地块,至今还在“晒太阳”,部分地块甚至成了停车场。由此看来,1457宗土地闲置名单,与真实的现实相比,其中疏漏之处绝不在少。

  这不是说,涉及1457宗闲置土地的名单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在说明,由于数据搜集、提供信息者选择性提供等种种原因,致使该名单在完整性上有所缺失。于是,一些晒了多年太阳的地块,照旧“逍遥法外”,甚至不为公众所知;于是,一些开发商照旧在享受着靠时间换收益的畸形升值的财富,却不必承受舆论带来的压力。而在“逍遥法外”者中,包含了一些知名房企和上市房企。

  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期待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的问世。在我们看来,这是整肃楼市秩序的必需之举,是节约土地资源的必需之举,是保障土地实际供给的必需之举,也是落实今年4月严厉楼市新政的必需之举。但要指出的是,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整理出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并非难事。难就难在,究竟是否有人真正下决心去落实。

  近年来中国楼市的秩序,可谓乱象迭出。这从土地闲置、房屋空置,以及投机、炒作氛围浓厚等现象中,均可看出。开发商“囤地不建”、“捂房不售”,说到底,是因为受利益的驱动。对闲置土地的收回,其实还是个严肃的法律问题,但由于贪婪之心作怪,一些开发商竟然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乱象之乱,莫过于此。因此,整肃楼市秩序,势在必行。建立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当是整肃楼市秩序的基础性任务。

  同时,中国土地资源稀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在这个事实的另一面,却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低下)。无疑,开发商手中的土地“晒太阳”,正是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是谁在浪费土地资源,究竟是谁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

  另外,人们知道,近年来中国楼市价格居高不下,民众怨言甚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供求之间没有平衡。刚性需求强劲,加上投机行为泛滥,导致需求远超供给。而供给的不足,又跟土地的闲置密切相关(且不论闲置是由企业原因还是政府原因所致)。可以这么说,让闲置土地者充分曝光,将是实现土地供应真正加大的有效办法。

  最后,整理出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也是落实楼市新政的重要基础。我们自然期待,地方政府应从消极监管走向积极监管,但监管谁,必须要有明晰的对象。当然,这里更重要的,还是有法必依,该罚的要罚,该收回土地的就要收回,而不能避重就轻,选择性执法。同时,新政提出,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开发商,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须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很明显,要落实新政的诉求,相关机构手上有名单,才能心中有数。

  总之,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的公布,将是对相关企业、对民生、对社会的负责。如果因为诸多利益群体的原因,使得土地闲置名单的问世成为大难题,那么,严厉的楼市新政最终又何以落到实处,实现政策诉求?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又如何能够走上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

  大量闲置的土地,是我们的时代之痛,是裸露于世人面前的一个触目的伤疤。其实,要正视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早已没有回旋的余地。而期待一份更完整的土地闲置名单的问世,只是解决问题最基础的一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