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田妞
“状元”——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个最为响亮的名字,几千年延续至今,风靡过整个中华大地。
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把“状元”看作是文曲星下凡,震动全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现如今,各地的高考状元应当已经拿到了自己心仪学府寄来的烫金的入学通知书。聚光灯下的状元们虽然不会像古时候皇上钦点翰林般风光,但也拥有着众多粉丝,成为应试教育下苦难学子效仿的榜样。
那么,那些昔日考试明星们,顶着高考状元的光环,经过大学几年的深造,踏入职场后,究竟奋斗得如何呢?
日前,一个据称是中国首个针对高考状元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情况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称“普查我国杰出政治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富豪企业家校友榜、长江学者等顶层人才榜单,尚未发现高考状元的身影”。
据此,该报告得出结论,即“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这份“状元全军覆没”的调查报告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都引起很大反响,每一个人都在反思中国的教育制度,反思自己孩子的前途……
当人们问及“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抑或是“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时,相信一半以上的人会回答“能上清华、北大的大部分都是各省市的状元,他们都是人才”。然而,这种理论真的正确吗?
乐感好的人,学英语轻松;有数学天赋的人,却很多怕学英语。为什么?因为人的大脑潜质有差异,思维方式不一样,人的天赋不同,成才的类型也就不同。你又怎么能证明,一个在农村特会种地的孩子,就一定比在城市会弹钢琴的孩子素质低下?
上过大学的你,应该对那儿的生活不算陌生。受了那么多年罪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那里只是你混张文凭、积累人脉,顺便谈场恋爱的地方。至于自身的能力,还得是建立在清醒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葺和完善。在这点上,你别指望别人能真正意义上帮助你。
在当前教育体制存在严重计划及官僚化色彩的背景下,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及分布极其不均衡的条件下,对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如今,高考状元的质量受到质疑。状元们在职场上集体沦为平庸之辈,只是对当前教育内容、方式脱离实际的一个讽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