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霸王再演“中国式致癌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 15:52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新闻背景

  “霸王致癌”风波始末

  1 7月14日

  一则“霸王洗发水致癌”的消息将日化巨头霸王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受此影响,霸王集团H股大跌14.12%,市值蒸发约24.5亿港元。霸王集团紧急宣布临时停牌。

  2 7月14日下午

  霸王集团发表澄清声明,称产品所含的微量二恶烷并非刻意添加,而是由原材料残留引起的,绝对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霸王洗发水的代言人成龙所在的香港经纪公司表示,成龙目前人在国外。他们公司绝对信任霸王公司的产品质量。

  3 7月15日

  对霸王的质疑纷至沓来。有舆论指出,不排除竞争对手或炒股者在恶炒霸王。还有香港媒体爆出,飘柔和澳雪的某款含中药成分洗发水也含二恶烷。此前“十款国内外知名洗发水,九款检出二恶烷”的报道也被挖出。

  4 7月16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晚些时候发布检验结果:抽检情况显示,霸王洗发水的二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

  又一个轮回。这次的主角是“霸王”。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霸王洗发水可谓是大起大落。先被港媒披露含致癌成分二恶烷,再发表声明澄清“非刻意添加”,最后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定心丸”收场。一场“致癌风波”看似已经平息,但余波并未因此而止步。

  “致癌风波”俨然有了“周期律”,从巨能钙含双氧水、肯德基含苏丹红,再到近期的章光101、麦当劳麦乐鸡,一次次的“致癌”字眼让我们不免疑问:如此多的致癌物把我们包围了吗?而作为企业责任以及监管层,是否又在每一次风波上接受着大众的拷问?

  现状:消费者仍心有余悸

  到超市选购洗发水的长春市民赵宇先生有些犹豫。之前一年多他一直用霸王洗发水,觉得效果很不错,但因为近日被曝“致癌”,多少动摇了赵先生的购买决心。“不管含量多少,毕竟跟‘致癌’联系上了,天气这么热,洗发水几乎天天用,继续使用吧,心里有些犯堵。”跟赵宇有类似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

  记者从长春市的几家大型商超了解到,尽管在此次风波中,霸王集团及监管部门回应及时,本地并没有对相应产品下架。但从销售情况看,确实存在销量减少的情况。“说实话,现在通报的结果也只是对‘抽检样品’负责,毕竟这种洗发水的确含有致癌成分,含量多少是另一回事,所以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阴影。”消费者胡丽洁说。

  最新:霸王承认曾名“丽涛”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记者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了解到,霸王防脱洗发液在2006年12月14日被批准变更产品名称,原产品名称为“丽涛防脱洗发液”。

  7月19日,霸王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政书向记者表示,霸王防脱洗发液和丽涛防脱洗发液成分相同,是同一产品。对此,杨政书解释为,批号是可以延续时间的,名称是可以变更的。霸王集团正是通过延续时间和变更名称继续使用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号。“我们是有效批件。”杨政书表示。

  从宣传上来看,“丽涛”防脱洗发液当初并未使用现在霸王的“纯天然”、“中药”、“无化学物质”概念。对此,杨政书解释说该产品“以前就是特殊化妆品”。

  杨政书解释,霸王防脱洗发水是该产品最早的名称,后来认为该名字“可能有些霸道”改为丽涛霸王防脱洗发水,最后又改回霸王防脱洗发水。

  反思:“致癌风波”谁是推手?

  类似事件曾有发生。去年3月,强生的婴儿香桃沐浴露被国家质检总局检出微量的二恶烷。强生曾回应称,二恶烷在一些原材料中自然存在,无法避免,并指出“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含的二恶烷符合国家标准”。

  除了强生,再把时间向前推移:巨能钙事件、苏丹红事件等,从最初媒体披露消息,到市场的惶恐反应,再到商家的辟谣澄清,无一例外地都进入了一个“畸形”致癌风波当中。而风波的背后,究竟是哪些“推手”在“推波助澜”?

  “推手一”:消费者对潜在未知物的恐惧心理

  如果不是肯德基事件,你是否知道“苏丹红”是什么?如果不是霸王、强生事件,谁又曾关注过“二恶烷”?

  “以食品为例,现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东西有上千种之多;一种是非法使用添加剂,这些非法添加物质数不胜数。”昨日,食品加工方面的专家、吉林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系主任刘学军告诉记者,尽管某食品被披露含“有毒”物质、“致癌”后,都会有一种声音建议在产品标签中“明示”含量,让消费者知情,但这种提法其实并不十分可行。

  “市场上随便一款食品,比如说丸子,就有可能含有十几种以上的添加剂,在一个小小的标签上都标明其含量,以及对人体的益处或潜在危害,确实挺难。”刘学军坦言,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并不在这些操作性不强的细节上,而在于把好监督和检验关。

  他认为,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还稍显滞后,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过轻、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都引发了公众对于潜在未知物的恐惧心理,认知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过激反应。

  “推手二”:知识不够专业混淆“含致癌物”与“产品致癌”

  最早披露霸王洗发水含致癌成分的香港媒体《壹周刊》,被霸王集团直指以“霸王致癌”为题是“夸张失实之恶意报导”。目前,霸王集团已决定对《壹周刊》进行法律起诉。

  据了解,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将“二恶烷”列为B类致癌物质,对人类具有潜在致癌性。而此次霸王事件中,霸王集团也始终不回避其产品中含有“二恶烷”。不过,“含致癌物”跟“霸王致癌”是一回事吗?

  记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得知,所谓“潜在致癌性”,是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体内累积到一定量后才能发生癌变。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最终会不会致癌,不能一概而论。

  “推手三”:媒体炒作盲目追求“眼球效应”忘了“公正”

  一系列中国式“致癌风波”少不了媒体的“推手”作用。甚至越来越多的声音对于媒体炒作行为提出了质疑。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传媒基本职责之一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只要有信息源,就应该报道,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涉及到重大的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问题,更应保证报道的“及时性”,毕竟传媒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不能等待调查水落石出了才报道。

  同时他表示,一些报道中,为了避免商业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挤兑等因素带来的倾向性,报道应尽量做到“及时+核实”。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目前一些传媒颇受诟病的“标题党”做法,陈力丹表示,传媒报道应避免耸人听闻、添油加醋。

  国内权威营销专家、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之所以频繁出现类似的“怪圈”,一方面由于各种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相关企业的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大众一种缺乏消费信心的“惊弓之鸟”心理;此外,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没有公正地披露事件真相。

  “推手四”:国家标准缺失拿欧美标准说事儿

  记者注意到,本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化妆品含“二恶烷”有关情况,与去年针对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事件的回应如出一辙。甚至对于“通报”中链接的“小贴士”都一字不差。其中,引用的仍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官方对于二恶烷的评估标准。

  为何总拿欧美标准说事儿?我国为何总是出现食品、化妆品有关物质含量“缺位”的问题?

  “这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包括标准本身问题、还包括检验水平、研究水平等方面的因素。”长春市质检院总工程师李尚禹认为,一方面,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且随着食品工艺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从研究测试水平来看,欧美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略高于中国。从严格执行层面讲,如果标准缺失,就面临着执行困惑,比如有检测方法,但没限量要求;或有限量要求,但没检测方法;甚至是没限量要求、也没有检测方法。“遇到突发事件,在没有国标的情况下,是可以使用国际标准、甚至是文献标准的。”李尚禹认为,暂时的标准缺失无可厚非,完善需要过程。毕竟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比如新中国成立才短短60年,而欧美很多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在国家体系的建设、尤其是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上,都比国内成熟。

  对于相应标准制定需要一定过程的问题,吉林农大的刘学军教授也认为,完善标准的确还需要时间。“添加剂使用更新很快,人类对这个世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刘学军告诉记者,以前人们曾用“香豆素”做过香精、用“甲醛”、“硼砂”做过防腐剂,有些现在已不被允许使用的物质,在以前的有关食品安全标准里是被允许使用的。“比如现在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西方很多国家禁止转基因食品,而我国是放开的。此类食品最大的问题,不是已知有哪些危害,而是以现有技术水平而言,不知道是否存在一些潜在危害。”

  专家认为,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日用品中会检出一些新的化学物质来,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产品中添加的物质确实有所增多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检测技术提高导致以往就存在于产品当中,而不被人认知的物质“被发现”的多了。对此,消费者不必过于紧张,尤其是媒体不要过于炒作,并非所有化学品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关键在于科学评估其利大还是弊大。

  本报记者  黄艳丽

  ■相关链接

  近年“涉毒风波”的主角

  巨能钙

  2004年,巨能钙被检测出含化学成分双氧水,卫生部通报情况称,按照巨能钙的推荐食用量,产品中的过氧化氢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从监督检查情况看,目前尚未发现巨能钙生产企业存在违法行为。

  肯德基

  2005年,英国在食品中发现苏丹红,下架食品达500多种。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通知,重点检控进口产品中的苏丹红一号。2005年3月15日,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了微量苏丹红一号成分,随后,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并向公众致歉。2005年3月23日,通过国家认证检验机构测试不含苏丹红的新奥尔良调料准备就绪,该产品三天内在全国陆续恢复销售。

  强生婴儿沐浴露

  2009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在产品批号为B081210A/20111209的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中检出微量的二恶烷。对此,强生相关人士回应称,二恶烷在一些原材料中自然存在无法避免,就是一些天然水中也会存在二恶烷,并指出“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含的二恶烷符合国家标准”。

  章光101染发膏

  2009年3月,广东省食药监管局在染发类化妆品查处中,标示为“北京章光101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北京章光101染发膏涉嫌违法添加致癌物间苯二胺。事发后,北京章光10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在广州查处的“章光101染发膏”是假冒产品。

  麦乐鸡

  2010年,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麦当劳麦乐鸡中含有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一事,国家药监局开展调查。根据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规定,专家确认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油及油炸食品等。

  霸王洗发水

  被香港媒体曝光称含致癌物“二恶烷”,霸王集团随后发表声明称“并无刻意在产品中添加”、“产品中所发现的二恶烷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残留”。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显示,抽检样品中二恶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