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结构转方式目标不能动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 01:33  第一财经日报

  社论

  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势,似乎进入了一个令人困惑、也有不少争议的阶段。针对未来的调控政策,学界与业界也存在着诸多歧见。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似乎显露出两难的情形。

  如同本报昨日头版头条所报道的,保增长、调结构与抑通胀这三大政策目标之间,关系更为复杂而微妙。未来的中国经济走势究竟如何,且上述政策目标是否可以并驾齐驱、一同实现,还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目标的实现?关乎于此,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猜测性的声音。

  总体说来,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调控政策,市场与学界之所以意见纷呈,一是每个人的分析方法不同,采纳数据不一致,所得结果自然不一;二也因为围绕经济形势本身的事实层面,意见已经多元。如一些学者就乐观看待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另有学者则认为,经济放缓的信号已经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二次探底”之类观点的争执,定然较为激烈。

  其实,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方能谈及处理好几种关系,包括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短期稳定与长期调整、经济增长的质与量,以及保持政策稳定与增强灵活性的关系,等等。而当这几对关系能够得到妥当的处理,则萦绕于人们内心中的种种困惑能慢慢得到消解,甚至还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感觉。

  论及目前的经济表现,尽管在运行当中面临着不少的矛盾与困难,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仍在一个稳定的增长区间内。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GDP同比增11.1%,其中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曾达到阶段性的繁荣峰值11.9%,二季度有所回落。CPI同比涨2.6%,也未超过许多人担忧的警戒线。这表明,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中,复苏成果基本得到巩固,物价水平也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一阶段的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形。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该行业及相关行业所产生的政策效应、此前相关刺激政策的投资拉动效应递减,以及强力推进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影响,使得经济增长的阶段性波动难以避免。另外,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颇为缓慢,形势较为复杂,这预示着中国制造的外需前景,也不太明朗。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速的放缓,其中亦有良性降温的意味,也是此前调控政策发力后的一个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审视未来的经济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仅仅是过多关注短期的政策调控手段,还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寻找未来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其中格局的差距相当之大。著名管理学者史蒂芬·科维曾论及重要和紧急的关系,他强调的是要事第一。也就是说,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相对不紧急的事情上,将可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这一观点引人深思。可以想见,房地产调控如果更早更坚决,就不会累及今天——这表达的仍然是结构问题更关乎长远,更不能忽视。因此,放眼未来,当取“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态度,在强调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坚定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

  在某种意义上,此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也是为下一阶段积蓄力量,做好基础准备。在传统发展模式难以维持下去,以及经济发展成本不断攀升等条件制约之下,中国经济必须调结构、转方式,必须进一步释放民间经济的活力,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走出新的发展之路,这些都是无可回避的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或需要忍受一时的阵痛,或会付出一定的转型代价,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能因为阵痛与代价而动摇对既定目标的追求。

  以乐观的视角观之,随着内需市场的逐渐成熟,随着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稳健发展,随着调结构、转方式积极效应的逐步释放,当然也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与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一定的,甚至较高的发展速度(尽管比之过去若干年,增速有所下降)。世界银行前些时候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也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相当水平,所持的是类似的看法。这也表明,中国经济的现实基础,有能力承受调结构、转方式的阵痛。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历来取稳健、舍激进做法,这也为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过渡提供了条件。

  如此,以“不畏浮云”的态度观察,则保增长、调结构与抑通胀这些政策目标之间,本质上并没有冲突。一种政策目标的实现,未必非要牺牲另一个目标作为代价。问题的关键只在于,在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关系的同时,还要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真正利用好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