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低通胀仍将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 07: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我国经济运行高位回调,但仍在正常水平之上,预计全年将增长9.5%左右,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上半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也有观点认为,一些领先性经济指标的下降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下行风险,甚至可能二次探底。

  “我们发布的DRC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显示,领先经济运行趋势变化2至3个月的先行指数自去年12月达到峰值后,已连续5个月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5月份为107.04;反映经济运行现实状况的同步指数自今年3月以来也持续下降,但5月份又小幅反弹至111.9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指着电脑上的图表说,“这表明,我国经济运行高位回调,但仍在正常水平之上,预计经济小幅下行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大幅下滑压力尚不明显。这一结论与经合组织公布的对中国经济的最新分析是一致的。”

  卢中原说,经济小幅回调有去年基数较高的因素,也有适度回收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以及随着经济回暖,政策刺激力度比去年减少等因素。“2008年以来,中国季度GDP增幅的‘底部’为6.1%。我们预计,由于基数等原因,今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全年仍将达到9.5%左右,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今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人们担心的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对出口的影响,以及楼市调控对投资的影响。”对此,卢中原一一作出了分析。

  当前,美欧日经济复苏乏力,消费不稳,失业率趋于上升。“然而,由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世贸组织等国际协调机制有助于减少贸易战的发生,发达国家以新能源、绿色革命为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亚太地区经济体复苏势头良好等因素,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急剧恶化的可能性较小,像2008年那样的恶劣局面不大可能在今年重演。”

  “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至少有三重影响”,卢中原说,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对欧出口占全部出口的1/6,欧债危机带来的欧洲市场需求不振和欧元贬值、人民币升值都将影响我对欧出口;与此同时,欧元贬值、美元升值会影响美国出口甚至其经济,对中国的需求也可能相应减少。

  “不过,我们经过认真评估认为,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今年出口增幅仍有望达到10%—15%。这一预计甚至比我们年初的判断更加乐观”,卢中原说,虽然人民币对欧元升值,但我对欧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升值更快,因而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依然很强。“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比较刚性。此外,技术含量较高的制成品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中国制造’的生命力很强。”

  谈及楼市调控对投资需求影响时,卢中原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18%以上,因此楼市调控可能会影响投资增速,但这种影响不大。”

  虽然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挫,但似乎并未伤及房地产投资的“元气”。数据显示,5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仍高达43.5%,环比增长19.4%。“由于开发商资金充裕、保障性住房投资扩大,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合理的增长态势”,卢中原说,“看投资需求的后劲,主要看新开工项目投资这一指标。今年1至4月,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31.3%,只低于超常增长的2009年,与2005年的26.2%、2006年的32.2%、2007年的18%等正常年份增幅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投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有所回调还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卢中原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依旧充满变数,我们应当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灵活地调整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防止恶化人们的预期、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本报记者 田俊荣)

  低通胀局面仍将持续

  CPI也许到7月份是个高点,但全年的通胀率不会超过3%。

  记者采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时,先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与年初相比,您的通胀预期降低了吗?”他很肯定地回答:“大大降低了。”

  这样的变化在研究界以及整个社会中都有一定代表性,而人们通胀预期的这种变化,是以前几个月物价变化的事实为依据的。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了2.5%。从各月的变化情况看,前几个月的物价上涨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季节、气候等因素导致的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二是物价的翘尾影响。以5月份为例,当月CPI同比增长3.1%,其中翘尾因素的影响是1.8个百分点,在新涨价因素中间,食品及其居住类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达到90%左右。祝宝良说,我们曾分析今年会出现“高预期、低通胀”的局面,“前五个月的走势和我们年初的分析基本上吻合,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好一点。”

  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短期内实际经济增长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经济增长水平,全球的经济增长还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所以,总供给还是大于总需求。“至于通胀预期的减弱,我个人认为引导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效应还是发挥作用了。”祝宝良分析到,2009年,出于“救市”考虑,全球货币流动性极其宽松,国际上开始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连上涨,使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国内货币信贷高投放也推动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强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增强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较好地控制了货币增长速度和信贷投放节奏。货币增长速度从去年11月份开始回落,到今年5月末,广义货币增速降至21%。同时,还出台了针对性较强的房地产调控措施,这些都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

  关于下半年的物价形势,祝宝良认为低通胀的局面会维持下去,价格水平总体会比较温和。

  首先从总需求看,下半年会是稳中趋降的格局。从投资看,虽然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但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投资、地方融资平台投资、两高一资行业投资受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会在高位回落。从消费看,综合各种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格局。从出口看,世界经济的好转为我国出口恢复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影响,外贸出口有望小幅增长,但外贸顺差继续缩小。“从总供给总需求的角度来讲,国内不太可能出现那种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输入型的通胀问题也不大。”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各主要发达国家通胀水平较为温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会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区间不大。所以,输入型通胀压力没那么严重。

  今年前几个月,蔬菜等农产品季节性的涨价对物价水平影响较大。随着天气好转,以及政府打击农产品炒作工作的开展,前期上涨较快、较多的蔬菜和绿豆、大蒜等小品种农产品价格明显回落,例如蔬菜,5月份鲜菜环比下降了9.8%,这使得新涨价压力明显减弱。此外,夏粮再获丰收已成定局,5月底以来,前期上涨较快的玉米、粳稻价格已趋于平稳并略有回落,再加上国际市场粮价低位运行,有利于稳定主要粮食品种的涨价预期。祝宝良提醒到,目前农民工工资出现上升势头,用工成本的上升会推升食品,特别是蔬菜、水果、肉类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价格上涨。但他也认为,由于粮食和猪肉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食品价格可以控制在一定幅度内。至于水、电等能源产品的价格,各地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主动调整。

  由于去年物价低点是在6、7月份,因此,今年翘尾的高点有可能在6、7月份,到第三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会相对减弱。“CPI也许到7月份是个高点,但全年的通胀率不会超过3%,属于温和性的。”祝宝良说。(本报记者 朱剑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