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追求民生与追求GDP如两生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 08:39  南方都市报

  以追求GDP为己任的地方官员突然转向,开始大力追求民生,这是何道理?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想必陕西的吴起、神木两县的地方官也概莫能外。那我们在高唱民生赞歌的同时,似乎也应该冷静分析一下民生这个热点问题。

  首先,政府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肯定对当地民众有利。这个不必细说,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政府加大民生投入,民众获得更多、更高标准的福利待遇,那是“报复性”上涨。所谓“报复性”上涨,是相对于长期以来政府对于本地居民社会保障的欠账来讲的。欠账,主要是因为各项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挤占了民生资金。目前多个地区开始响应中央号召,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本地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其次,对当地政府的官员有利。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讲,加大民生投入不是创新,是补缺。换句话说,是对之前错误的纠正。另一方面,从政绩评价标准上讲,中央在推动官员绩效评估标准的转变,即用综合评价标准代替过于单一的经济指标。地方官员以敏感的政治觉悟和高效的公共政策回应了这种转变。对于上述两点,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也不能无原则地一概予以肯定,还要深究其中的制度原因。

  制度原因的关键在于,追求GDP和追求民生,这两者是基于同样的制度逻辑。它们恰如两生花——— 开自同一个枝杈(制度)。如果现在我们认为,过度追求 G D P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有理由对高调追求民生持审慎态度。追求G D P的政绩观,其背后是建设财政的理念,即政府财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重心。追求民生的政绩观,其背后是民生财政的理念,即政府财政是以加大民生投入为重心之一,向民生倾斜。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吗?根本没有。首先,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政府关注为主要目标。居民当然一直在关注民生问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政府官员的目标和政策偏好。其次,民生财政和建设财政一样,都是非程序性的,决策过程、投入方向和比例,还是政府首长说了算。再次,都会造成政府巨额支出和民众的加税负担。民生和建设一样,都需要巨额财税支撑,这种只能通过税收来解决,加税成为必然。再次,都是“有困难,找政府”的整体主义逻辑,立法机关还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众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甚至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连基本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都没有。这就是基本的制度逻辑。但制度并没有丝毫创新,改变的只是表象。

  因此,地方政府的民生趋向和追求G D P是一个道理,其制度逻辑,执行人、执行方式完全一样,不同的仅仅是具体的指标。这样的民生导向,是与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有很大距离的,它会不会和G D P一样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说得不好听一点,民生导向只是G D P导向第二。正如神木县委书记算的账:“花了 1.5个亿,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他还说要算经济账的话,政府实际赚了一大笔钱,“民生建设,如果搞得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和推进,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 □齐卫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