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华时报:不斩利益链药品价难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0日 03:00  京华时报

  尽管许多医生拿红包吃回扣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然而最近在网上曝光的一张药品回扣清单精确、详细地展示了医生兼职“药托”的丰厚利润,其捅破的窗户纸仍足以触目。惊现“回扣清单”的医院,是刚刚获得“2009年宁波市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的宁波市第一医院。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每个患者口袋里的钱,除了支付那些真实提供的医药服务之外,还在被源源不断地吸往那些看不见的暗道,那些长长的利益链条。这对于为病纠结又得为钱纠结的普通百姓而言,真是不能承受之重。

  患者是这食物链的最下端。患者被潜规则,自己却并不知情。遭遇“过度检查”“过度开药”,治一个感冒花去数百元,病人承担了医药流通体系中的腐败成本,甚至行贿成本。

  高药价与医疗腐败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这不仅仅是个别医院的事。在我们的医药体系中,有一个环环相扣的腐败链条,药厂与医院都裹挟其中,甚至不乏政府主管医疗卫生公共政策的官员,结成顽固的利益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至于出现了这样具有黑色幽默的案例:去年3月19日全国爱肝日,广东银行医院肝病专家门诊主任杨炯将某乙肝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片按进货价卖给患者,由于违反了业内潜规则,两个星期后,药商停止给他供货。

  医院的 “以药养医”更是利益链条的核心环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医院以药养医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服务收入约占47%,财政拨款等约占5%。医药生产商要拓展药品的销售渠道,往往要依靠医院的紧密配合。尽管医药分离的提法已经很久,但其前途仍然扑朔迷离。药品加价的“明回扣”易挡,比例不一的

  “暗回扣”却难防。

  医院要创造效益,医生要拿奖金,药厂要推广新药,中间商要销售利润,利益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分一杯羹,药价只能节节看涨。有关部门早已经将药品回扣从“行风问题”升格成“商业贿赂”。

  然而不打破利益链条,医药贿赂问题仍然不能从巨大的保护伞下脱离。

  解决这个问题,加强监督和监管,让医药分家是一个基本思路。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扩大定点医疗机构的治疗和报销的范围,打破医疗机构垄断药品的销售局面,推行医药流通体系的公开透明更是一个核心问题。让患者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是斩断医药销售的利益链条的关键。

  本报特约评论员 白岭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