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姚枝仲:资源性大宗商品定价不一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 10: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姚枝仲

  铁矿石、石油资源性大宗商品具有四个区别于一般商品、尤其是制成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其价格形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性大宗商品的定价不再取决于其生产的边际成本,也不再取决于与边际成本相关的级差地租。正如霍特林法则所指出的,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性大宗商品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具有金融资产的特征,其价格取决于未来所能获得的收益流。其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部分常常被称为霍特林租金。租金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有限资源的竞争程度。资源性大宗商品的金融资产特性,不仅使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大宗商品价格有间接影响,而且使金融资本直接参与大宗商品的交易、炒作和价格操纵,从而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是资源性大宗商品生产链中的投资具有高度专用性和高风险的特征。比如,对炼油设备和高炉的投资,只能用来炼油和炼铁,对矿井设备的投资只能用来采矿,同时,开采出来的原油和铁矿只能进炼油厂和高炉,这就是投资的专用性。投资的专用性本身蕴含了投资的高风险。另一方面,在每一次打井之前并不能确认井下资源的丰裕状况,这也反映了资源性大宗商品生产投资的高风险性。投资的专用性和高风险性要求在生产链的上下游之间,或者资源性大宗商品的供需双方之间有一种稳定的关系,以便降低交易中风险管理成本和合约谈判与执行成本。

  第三个特征是需求无弹性和供给能力约束同时存在。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资源性大宗商品已经成为必需品,具体表现为其实际需求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受价格的影响较小,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同时,由于资源性大宗商品生产的投资额和投资风险较大,其供给能力往上调整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而其短期内的供给能力会受到较大的约束。当无弹性的需求碰到供给能力的上限时,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就会引起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当供给方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时,价格的上升幅度会更大。可见,需求的上升和需求份额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定价能力的获得,需求上升反而使得需求方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处于天然不利的地位。

  第四个特征是资源的所有者和资源性大宗商品的生产者常相分离。一般来说,生产者在开采之前进行风险资本投资时,具有较大的谈判和定价能力,一旦关于地下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揭示出来时,资源所有者的谈判和定价能力就会上升。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资源性大宗商品的生产和定价曾经造成了重大影响。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SourcePh">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