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收入群体补贴亟须制度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 17:50  燕赵都市报

  张贵峰

  发改委22日召开全国物价局长会议,部署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工作,要求提高价格调控能力,要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中新网》5月24日)

  4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创年内新高,已日趋逼近3%的通胀警戒红线。其中,作为“百价之首”的食品价格更是上涨5.9%,引领涨幅。另据中国银行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5、6月份CPI将分别上涨3.8%和4.4%,呈不断加速态势”。

  如此严峻的物价形势下,国家发改委“部署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强调“要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无疑非常必要和迫切。众所周知,面对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低收入群体既是最易直接受冲击的一群,同时也是在这种冲击面前最无力反抗的一群——— 同样的物价涨幅,对于富人来说,也许只是无关痛痒、容易遮挡规避的“毛毛雨”,但对于手头拮据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则很可能就是危及生计安全的暴雨洪灾。

  因此,及时“发放价格补贴”,既有利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生活福祉,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也是均衡收入分配、减少收入差距,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之举和应有之义。这正如温总理此前曾撰文指出的:“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但同时,我们恐怕也要看到,与上述针对低收入人群补贴的重大利益和重要作用相比,现行以“临时”为鲜明特征的补贴措施,明显太过单薄、柔弱,缺乏应有的制度刚性和保障力度。比如,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启动“价格补贴”,具体究竟应该补贴多少、以什么标准发放补贴,等等,许多关键性内容均缺乏明确的制度化规定。

  事实上,正是源于这种制度欠缺,近年来,虽然政府一直不乏价格补贴措施,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价格补贴措施的启动常常显得相当滞后——— 往往是物价早已涨上去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伤害已经造成了,“补贴”才姗姗迟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补贴的具体数额也显得非常有限、相当寒碜,

  有鉴于此,面对严峻的物价形势,尤其是在加速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以为,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不仅要尽快推出,而且要进一步推进它的制度化、常态化,并最终将之作为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加强低收入群体社保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来看,这种制度常态化的“价格补贴”,我们以为,至少应包含这样两个方面的挂钩———其一,为价格补贴的启动实施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直接与物价涨幅(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幅)紧密挂钩;涨幅一旦达到设定的标准,补贴制度便自动启动,并且涨幅越大,补贴的数额也要随之不断增加。其二,价格补贴的具体数额,也应该有一个明确而又能起到充足保障作用的高标准,比如,不妨将之直接与当地的平均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人民日报》25日发表文章指出,收入分配问题,“太晚时间解决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时候”。无疑,加强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将针对他们的价格补贴制度化、充足化,也是“正是时候”、刻不容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