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市场换技术是误读 结果丢了市场还没得到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 09:37  财经国家周刊

  使用“以市场换技术”泛指“引进合资”,目的就是方便导出“丢了市场,没有得到技术”的推论。完全无视中国轿车业近30年来发展的跨越和创新

  文/李安定

  资深汽车评论家。原新华社国内部编委、经济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是国内媒体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第一人。

  “以市场换技术”正在被作为一个符号,用来概括中国轿车业引进合资近30年来的实践。“以市场换技术,丢了市场,技术一点也没得到,中国轿车业已经沦为了跨国公司的附庸。”这种负面结论,在业内业外,在上自专家学者、下到网民愤青中间广为传播。

  其实,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就会看到,这是一种无意或有意的误读。

  特指一个成功案例

  “以市场换技术”最初特指“技贸结合”的一次成功案例。

  1984年底,外贸部门拟议进口日本五十铃公司4万辆轻型卡车。这个批量相当于中国汽车当时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而国产轻型车的升级正为缺钱少技术而发愁。于是中汽公司董事长饶斌打报告给中央,要求在进口汽车的同时,作为附加条件,无偿引进五十铃的动态技术。

  国家批准了这一建议,在外贸进口五十铃轻型车的同时,引进了N系列29个车型的驾驶室、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变速箱等全套技术,供汽车工业消化吸收。在国家没有另投一分钱的前提下,推动中国轻型车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两三年后,国产轻型车全面占领了中国市场。

  如此“以市场换技术”真相,凸显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汽车人的使命感,这个案例后来规范为“技贸结合”的书面表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对外贸易领域有过多次实践,而与合资企业的理念和运作一点不着边。

  近年来,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把“以市场换技术”作为轿车业引进合资的概括,抨击“‘以市场换技术’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导致的结果事与愿违。轿车工业在技术能力上长达20年的停滞不前,原因就在这里。”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董扬曾撰文作出回应:三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一直在政府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发展,从未将并不能准确概括中央改革开放方针全部内涵的“以市场换技术”作为发展指导原则。

  “轿车可以合资”,邓小平一锤定音

  使用“以市场换技术”泛指“引进合资”,目的就是方便导出“丢了市场,没有得到技术”的推论。完全无视中国轿车业近30年来发展的跨越和创新。

  说到中国轿车业的起步,不能不说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旧观念激烈交锋,1982年邓小平“轿车可以合资”一锤定音,抓住了世界从冷战对抗到缓和共赢转变的历史机遇,开创了汽车合资企业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国企和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首先的障碍是意识形态的突破。最早给中央写报告,提出“合资”这一理念的李岚清,1978年首次听到通用汽车董事长说起“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共同办个企业,如同‘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也难免感到困惑——你是大资本家,我是共产党员,怎么可能同你“结婚”?

  合资,是轿车工业起步时期的唯一选择,而且是一个成功的选择。80年代,刚刚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百废待兴,无力投资轿车工业,即使号称“举全行业之力建设”的二汽,也一度因投资短缺被国家列为停缓建项目。1984年,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试水合资;1987年,中央在北戴河所确定了首批轿车“三大”骨干企业,国家依然没钱投资,一汽大众和神龙最后走的都是合资企业的路子。外资出资金,出技术;中方主要以厂房折价入股;是合资双方注资的主要形式。

  30年前建立中国轿车工业,利用外资的贡献度很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参与中国汽车业决策多年的张小虞说,上海大众、一汽大众,1992年之前一直没有分红。不分红,共同再投入,建一个工厂,又一个工厂。两个大众怎么能够从一开始年产3万辆,变6万辆,变20万辆,到现在的150万辆,就是这样滚动发展起来的。广州本田从1998年的年产1万辆发展到2009年的年产36万辆,何曾拿过国家一分钱投资。轿车工业发展数以千亿计的全部投资中,国家财政拨款不到1%,用于国企研究开发中购置检测设备;银行贷款不到10%;其他大部分是外资投入、滚动发展、企业自筹,还有股市上的资金。

  汽车是国家确定的支柱产业,国家的把控十分成功。合资,充分利用了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和全球汽车产业重心东移的契机,50对50的股比,是外资不可逾越的红线,中方大都是骨干国企。在早期的合资,如一汽大众,中方占60%的股份,大众占30%,奥迪占10%,是不是跨国公司的附庸,不是一目了然吗。

  夺回了市场,掌握了技术

  1984年,中国轿车市场由进口车独霸,占了市场的95%。国产轿车加北京212只有6000辆。其余都是进口车、走私车,那时才真是“丢了市场”。北京每年开两会,台阶下,黑压压停的都是日本进口车。入世谈判14年,难点之一,就是对中国汽车业的保护,担心一旦入世,中国汽车会在跨国公司的冲击下“全军覆没”。然而到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轿车市场800万辆,95%是国产车,完全颠倒过来。其中挡住跨国公司同一品牌大量进口的恰恰是合资企业的产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技术大国。汽车技术,包括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在上海、长春、广州、北京的合资企业,已经是大众、通用、本田、现代在全球管理最好、自动化最高的“样板工厂”。从总经理到一线工人骨干到海外同岗位培训,造就了各个层次的汽车制造和管理人才。八十年代的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人均一辆,而到2009年提高到人均100辆以上。

  如果说,在80年代轿车合资企业开办之初,中国汽车业造轿车还是“小学生”,在技术上以学习消化为主,没有什么“话语权”,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上海大众开办两年后,国产化率只有2.7%,围绕国产化零部件要不要送到德国去认证,一度曾有爱国和卖国之争。是先后担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朱基拍板:“桑塔纳零部件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的标准,绝对不许搞瓜菜代。桑塔纳国产化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而达到大众标准,零部件企业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磨练。是国际化的高标准,逼出了中国轿车业起步的高起点。

  中国人不但在轿车的制造和管理技术方面,逐步成为中学生、大学生。在产品研发领域,也是一年一个大变样。早在90年代末,建立配套研发机构就是合资谈判先提条件之一。早在1997年,上汽和美国通用合资,就同步建立了泛亚汽车研发中心;同年,上海大众投资22亿元,历时5年,建立起研发中心和中国最大的汽车试验场。而到今天,一批最早建立的合资企业,新产品选择权、中国本土适应性开发、外型和内饰设计,越来越多是中方说了算。上海大众的朗逸、上海通用的新赛欧、广州本田的理念都是合资企业自主开发的代表作。

  自主开发是第十个馒头

  入世后,全球化和轿车进入家庭两大托举力,成就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中国轿车业从学习消化到了自主开发的新节点,2004年前后,中央领导提倡自主创新,高就高在把握了中国入世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破口。

  全球化市场的规则,就是“开放、公平、竞争”原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在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壮大中国品牌,才有可能有一天与国际品牌比肩。品牌成长不能拔苗助长,要待以时日,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品牌培育恐怕又是一场耗时近30年来的攻坚战。

  近30年来合资企业积蓄的人才、技术、零部件供应体系,让在新世纪兴起的自主品牌站到一个高起点上。无论奇瑞、吉利;还是一汽、上汽旗下的奔腾、荣威,大多自主品牌的管理、技术负责人都有在合资企业“淬火”的经历。

  笔者曾以“十个馒头”的寓言,比喻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的关系。一个饥饿的聪明人得到一大盘馒头,吃了一个不饱,吃了两个不饱,吃了九个还不饱,吃到第十个馒头终于吃饱了。他非常气愤地说,早知道这个馒头一吃就饱,前面的九个馒头根本就用不着吃了。

  也有不少聪明人质疑,近30年来,中国轿车业一路走来的“引进合资”是否明智?如果30年前只做自主品牌,中国今天岂不早已是轿车的品牌大国、开发大国?实践证明,中国轿车有今天,恰恰是有合资企业在前面垫底的九个馒头。

  汽车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曾有人质问,为什么中国不能走日本、韩国当年一步跨上自主品牌主导国内市场之路?答案是,那样的时机中国也曾有过,可惜被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耽误了,过了那个节点,在汽车市场全球化到来之际,再想一切从头开发,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将是中国汽车业的两只翅膀,我们的官员、学者,也犯不着为跨国公司没有把看家的核心技术交给中方而气不愤儿,外国人不是活雷锋,换上您不是也得留一手吗,通过学习、竞争、创新,中国轿车业的翅膀将会越来越硬。

  回顾近30年来,尤其是入世10年来走过的路,我们看到,轿车产业从一个入世谈判中最让人担心的产业,转变成为一个发展健康、快速的产业。长达半个世纪与轿车无缘的中国老百姓,今天能在市场上,以相当甚至低于国际价格,挑选几乎所有国际和自主品牌的轿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